大会有11大议题,分别是:培育、礼仪、领导风格、沟通与协调、信仰小团体、家庭与儿童、青年与圣召、外籍教友、福传的方法、关怀社会及堂区经济自养,与会者可以从中选择3个议题,加入3个回合的讨论议程。
问:非洲既要发展现代化,也要保护根植于社会的价值观,但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呢? 答:比如在本次论坛中,我们将举行专题会议来引起人们对当今非洲文化的关注。
姥爷十几岁的时候,当时社会混乱,神父很少,能请到神父做弥撒的机会更是难得。每当听说哪里有神父出现,姥爷就自动接下请神父的任务。没有交通工具,他就步行前往,不管路途有多遥远。
每个基督信徒都该在家庭、工作岗位、社会义务,甚至在放松的时刻作这样的见证。只有这种与天主持久真实的关系才给予我们力量,去热切地活出每个事件,尤其是痛苦时刻。
每个基督信徒都该在家庭、工作岗位、社会义务,甚至在放松的时刻作这样的见证。只有这种与天主持久真实的关系才给予我们力量,去热切地活出每个事件,尤其是痛苦时刻。
天主教安提约基雅希腊默基特礼宗主教额我略三世拉哈姆强调说,对教宗的盼望不限于基督徒团体,也洋溢在整个黎巴嫩社会,甚至整个中东地区都怀着巨大的期望,关注教宗的黎巴嫩之行。
教宗表示:安提约基亚宗主教额我略三世拉哈姆、希腊梅尔基塔礼教会成员、东正教与穆斯林代表,及文化、社会界人士共同出席这场为普世教会的宗座劝谕签署仪式,正是一个为全中东特别且重要的记号。
那时,苏神父以身份、互动、融合和对菲律宾社会的影响等主题来邀请团体进行反思。在主教心目中,苏神父是菲律宾华人使徒的鼻祖兼导师,而他的导师身份源于他以改变人的生命为信仰作证。
他举出今日社会的实例:有人不愿多要子女,认为子女妨碍他们度假和东奔西走,无法买房子。教宗说:在这些人看来,跟随上主是件好事,可是只能到一定程度。
因此,基督信徒把这件事看作是教会愿意在他们身边,在精神上陪伴他们的体现,在社会及人道危急的情况下这种陪伴更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