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皮敕枢机接著说:“我们努力寻找能使人团结一心的方法”,其中一个方式是让被迫留在家中的天主教徒透过直播参与每天的弥撒圣祭。
上主给了我们很多圣召,但培育一名新的会士和修女需要多年的时间”。印尼教会网站Sesawi.net介绍了全国各地教会人士感染疫情的情况,并强调“人数还会继续增加”。
鲁斯兰神父在年轻时首次认识天主教会,后来感受到司铎圣召,并在亲友的鼓励下进入卡拉干达修院,2008年晋铎。
“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有的人就不愿意到神学院作苦学,导致圣召(到神学院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
两位矢发永愿的修女头戴花冠、手捧蜡烛,以笃定的声音回应着主的召叫,许下终生遵守“贞洁”“神贫”“服从”三圣愿,与主缔结了爱的永恒盟约。
其实,即使圣经纲目中的童年福音,并非合乎今日批判学的历史标准,更是故事一类的作品,但无论如何,新约圣经中的耶稣童年故事,亦是在天主圣神灵感之下所写成的,因此都是天主圣言,且为信徒的生活与行动之标准。
祈求仁慈的天主父怜悯并收纳苏撒娜(老姨圣名)灵魂。教友们或念经祈祷、或拜苦路、或读圣经圣咏、或洒圣水,不时提醒病人发痛悔,悔恨自己一生的罪过;发善情赞美感谢天主,喜喜欢欢投奔于天主台前。
玛窦和路加为我们记载了许多耶稣为门徒和群众所讲的比喻。这些比喻显示,耶稣是一个很会说故事的人,他诉说人生活的方式显然深深吸引了他的听众。从这些比喻我们看到耶稣作为人和说故事者的一面。
“一个朋友一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些谚语都说明了朋友在人生历程中是何等重要。圣经中说“忠实的朋友是无价之宝,……是生命和不死的良药。”
翌日早上,厄法达团体与依纳爵团体一同前往上海朝圣,一起拜苦路,在拜苦路中回想耶稣的苦难,痛悔自己的罪过,悔过自新,为基督做见证,拜苦路结束,大家一同参与弥撒,中午简单用餐后道一声祝大家朝圣快乐,恩宠满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