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从最贫困弱小者开始,这样我们才能重建国家的信心。」蓬捷总主教的整篇讲话都依循这条思路,论及生命伦理、家庭、安乐死、移民、反犹太主义和伊斯兰恐惧症。
上主就是这样福传、宣讲的,祂也希望我们以同样的方法传报福音。」圣神不仅催促斐理伯,也催促我们每个基督徒宣扬福音。教宗为此提出福传的三个关键词:起来、走近、从具体处境着手。
面对5月6日下午将宣誓效忠教宗的新卫兵,教宗方济各说:「看到你们这样的青年向他人表达关切、热心服务有需要的人,是多么的美好啊!」
若缺乏忍耐,一个修会的内部战争、修会大会上的野心,以及针对诸如失去圣召这样团体生活的问题作出的一些决定,便可想而知。
我们只有怀着这样的耐心关切,才能与他人分享自己领受的恩典,重新发现自己属於一个门徒的教会。
像波兰或斯洛伐克这样的国家,却试图减少堕胎法律。成千上万的公民正在为‘我们中的一员’运动收集签名,旨在保护胎儿。总之,关於生死文化的辩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公元前六世纪,传说中的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曾这样表述自己的幸福观:毫无疑问,纵然是富豪,也不能说他比仅能维持当日生活的普通人员更幸福。而许多只有中等财产的人却是幸福的。
教宗说:不幸的是,在解放进程的推动下为实现发展与正义的承诺并未得到一贯落实,许多国家仍然远离和平,并未获得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而这样的发展应当涉及各个领域,为每位公民提供生存条件和恰当机会。
可是有一天,当听到另外一个人说,你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能挣到大钱,窝窝囊囊一辈子,当一辈子贫穷狗!从此,这个家庭不再觉得幸福,他们开始发愁,开始觉得危机,开始不安起来。
这样,我们才是一个更效法耶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