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主教早期传入中国时,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对追念先祖和偶像崇拜的区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且没有意识到中国人追思亡者与尽孝报恩之间的关联,故此引发了对中国福传事业影响深远的“礼仪之争”。
4万多名青年参加了礼仪。可爱的青年朋友们,‘殉道者的光辉照亮你们’。第六届亚洲青年节主题中的这句话,安慰我们大家,并给予我们力量。
按教会礼仪,定于每年十一月一日为诸圣节。在这一天,我们地上的教会庆贺天上教会的人已获得胜利。
弥撒开始了,他不知礼仪中哪里该站、哪里该坐等等,以致该跪时他还坐着。这时我听到跪下,那是我们的天主,人人都要下跪!一个教友正在怒斥。那个男子立即跪下,没有抬头,像犯了大错等待处罚似的。
圣伯多禄大殿内挤满了信众,弥撒礼仪在庄严隆重的气氛中进行。信友祷词以中文、意大利文、波兰文、西班牙文和泰米尔文诵读,体现了教会的普世性。
你该知道,那些跪在你眼前的人不仅有农村妇女、工薪阶层以及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民众,而且也有教师、学者、专家、工程师之类的博学之士,偶尔也有国际要员、影视明星参与其中,和大家一样采取跪拜姿势参与教会礼仪。
亲苦像礼圣周六—复活庆典夜间礼仪今晚是圣教会的至圣之夜,也可以说是逾越节的一个很美好的一天,也是圣教会盼望已久的至圣之夜。
新司铎们之後将藉着圣油安慰病人,主持神圣的礼仪,在一天的不同时辰献上赞美和呼求的祈祷,做天主子民和全人类的声音。
记得2014年的除夕,那一天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教会的圣灰礼仪,这一天很多人来到教堂参与弥撒,碰巧下起了大雪,窄小的窑洞无法容纳如此多的教友,只能安排老人和小孩在窑洞内,青年人只好冒着鹅毛大雪参与露天弥撒
好多人都说不知道,因此他觉得那些参与教会礼仪却心不在焉的人就是对神的大不敬。既然那些念经声音很大,念得又很熟悉很流利的人都不知道神父讲的是什么,那些不冷不热的人又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