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会信仰模式僵化,日复一日默守陈规,福传及信仰的方式方法生搬硬套,教友的参与意识差,缺乏积极性。长此下去教友的爱火也就无声息地泯没了。
这是十多年来教友们首次公开参与弥撒,大多数人都是伴着泪水而祈祷,求天主赦罪赐恩。弥撒结束后,杨会长对我说:“你休息吧!熬了一夜,太累了。我另派人将神父送回兴平”,“不,让我去,神父不是更累吗?”
蓦地有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参与这其乐融融的慈母教会大家庭的欢聚。回来后,我长时间地沉浸在幸福之中,隔着长长的时间和空间,回首那段充满喜乐地朝觐圣堂的历程,那是记忆中的永恒的亮点和怀念。
在经过风声河教堂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教友齐聚一堂正在参与弥撒。
进入五月份,我想起了我十岁时的一段往事,那时候我是二年级的小学生,每主日妈妈带我去教堂,参与弥撒、念经、做恭敬天主的事情。
2400余名教友参与了隆重的祝圣大典。据上海教区网站报道,邢文之辅理主教,1963年4月17日生于山东周村教区的一个虔诚教友家庭。1983年9月入佘山修院学习。1989年7月毕业后留修院服务。
另一位精神饱满的老人自我介绍道:“我是北京人,也是一位教友,今年90多岁了,过去一直从事财务工作,是慕名来到这里的,在这里可以方便地每日参与弥撒、领圣体、办告解,得到灵魂上的滋养,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中,
3月29日,罗马初春的阳光温暖地照射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上五万多朝圣信友身上,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为参与教宗本笃十六世主持的周三例行公开接见活动。
铜像与真人同样高大,安放在佩特扎尔卡区,先教宗2003年9月14日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斯洛伐克时,在那里为教友举行了一台弥撒,当时有20万教友参与弥撒。
数千位旅居罗马的男女修会会士修女,二月二日下午聚集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参与教宗本笃十六世为他们主持的感恩弥撒祭典,感谢上主赐给他们献身事主的宏恩,同时再次更新他们度献身生活的圣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