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在这些痛苦面前我们不可无动於衷,却有义务让世人听到那些受苦者和得不到聆听者的声音。这需要依靠祈祷的力量。教宗指出,祈祷是一种温良和谦卑的力量。
天主教称神父为司铎,也是古时官名,相传古代有新令颁布的时候,必定要敲木铎以警众,所以称主持教化者为司铎。
在有经验者的引领下,青年能「展开分辨之路,发现天主对自己生命的计划」。教宗对青年说:「当你们的旅程颠簸,你们在路上跌倒时,慈悲为怀的天主必会伸手扶起你们。」教宗接着提及他在克拉科夫世青节与青年的互动。
守者优秀,违者卑劣,不慎失足犯错者可用忏悔圣事弥补前愆、改过更新,重塑自己美善形象。而且教会也要求信众还该在好中力求更好,善中力求更善,最终获得灵性生命的超脱及永生。
她亲手触摸创伤的态度就是司铎对病人、对绝望者的抚慰。司铎是柔情的人,具体而柔情。」喜讯的第三个图像是上主被刺伤的圣心的巨大皮囊。
今天,奉献生活者的旅程也都始于与上主的相遇。教宗指出,我们必须牢记这相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在这相遇中我们并非单独地与耶稣在一起,此时也有天主子民、教会,以及青年和长者,就如《福音》所记述的那样。
对那些以义人自居和‘忠实’於礼节规则者而言,这贺三纳的喜乐令他们不舒适,觉得荒谬和反感。那些在世人的悲伤、痛苦和不幸面前无动於衷的人也对这喜乐感到厌烦。
为此,成年慕道者的道路上会有司铎反复驱魔,即祈祷使他们摆脱一切让他们与基督分裂、阻止他们与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东西。孩子们也同样。祈求天主使他们摆脱原罪、祝圣他们成为圣神的居所。
因此,我们要接受为我们成了贫穷者的耶稣,承认自己的脆弱不是人生活的耻辱,而是向那真正的强者敞开心灵的条件。
教宗方济各写信给天主子民,谈到众多圣职人员和奉献生活者对未成年者进行性侵犯造成的严重后果。教宗表达关怀之情,呼吁对犯有这罪行的人予以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