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家校合作陪伴青年天主教教区宗教联络委员会委员、圣类斯中学校长余立勋说,青年的成长离不开教会、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故此三者应陪伴青年,教导他们爱、服务与正义,并学习宽恕、牺牲、与其他人团结共融,才能为生命确认方向和意义
对一个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有限,当失去它时,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因此,古人十分注重时间。三国时期的曹操在他写的《短歌行》中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抒发他对有限人生的感叹。
教区善会和慈善机构,护生团体“喜乐生命”会长钟雪云介绍说,“信徒自发成立团体服务教会,是回应天主召叫的途径之一”。“教友在社会上的接触面较广,可跟神职人员互相贡献所长。
越来越感佩曾经那些传教士,他们舍弃生命而撒下的这些种子。社会上许多人不理解,只将其作为侵略的辅助,或逼迫信教,却不曾换位想过,即使再有私心,为什么值得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呢?
虽然我们深信,救主耶稣的神性、人性、灵魂、肉身、宝血,全在饼酒形内,是我们的生命神粮,是我们的灵魂饮食,但由我们对待至尊圣体的疏忽、冷漠、毫无真诚热情的态度来看,任何人都会对这端奥理产生怀疑。
因着他的死亡才能如同麦子一样结出籽粒,也就是指他用自己的死亡来救赎我们而结出我们这许许多多的子粒——他的门徒;二是麦子也代表麦面饼,通过他的圣死复活,及建立的圣体圣事,他化成麦面饼用他自己的身体养育着我们的生命
我常领受祢,如同接受生命之食粮,聆听祢的语言: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之身体,使祢的灵魂获得永恒的生命。看!我今在尔面前,我,是一个罪人。虽然我身体仍充满活力,但我内心深处,却已多次弥漫着永恒的死亡。
如果对我们基督徒而言,弥撒是生命的中心与根源,在司铎生命里,更是如此。一位司铎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而不天天奉献弥撒,对天主毫无爱意可言。
有信仰就有动力,有信仰就有生命的活力。正如刚刚离开我们的迈克尔杰克逊,看看他为演唱会的彩排吧,你能相信他是一个重病的人吗?你能相信他已经50岁了吗?怀着对音乐的信仰,他唱,他跳,他永不停止。
单枢机向天亚社透露,若能再踏足大陆,他计划把在台湾进行的「生命告别之旅」和推动「安宁疗护」的临终关怀研习会等活动,扩大到大陆的学府,与师生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