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沉思 气质
2007-11-26

三、气质  气质———修生命不是思想生命。修不是纯思维,也不是纯感性的生命,即不是纯“感觉”和纯体验灵性及天主的事物。  另一方面,修生命亦不否定思维和感觉的存在,而是二者兼顾。

教宗接见加尔默罗会修女:愿福音达及万民,闲聊相反福传
2024-12-09

这是教宗方济各12月6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见圣使者加尔默罗会修女时,对她们的嘱托。该修女会四十年前创立于巴西,并发展至意大利及欧洲其它国家,今年庆祝修会成立四十周年。

探访“小白花”的摇篮(走在欧洲朝圣的路上六)
2013-05-30

众所周知,小德兰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她的信德、爱人,克苦和忍耐等各项德行都深受教友们的敬仰和爱戴。

一封给教区的信:创造弥撒的静默氛围
2017-03-15

反观现今,在弥撒祭典开始前,经常可以看见教友们热烈的讨论某些事情,在弥撒祭典一结束的那一刻起,马上又开始讨论起来。但是,圣堂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们为什么要去那里?

天主教会的祈祷
2017-07-13

因此,弥撒是在鼓励教友们要越发深刻地活出他们的信仰。虽然感恩祭是我们通常的敬拜礼仪,但它并非是天主教徒祈祷的唯一方式。此外还有许多方式,可以独自地或与他人一起祈祷。

吉林教区张翰民主教小传
2009-07-21

因长春大修远已解散,小修院毕业后,被时任吉林教区正权主教的高德惠主教派往北京沙拉大修院攻读哲学。因战争致使进京铁路被切断,无法前往北京,被迫返回家乡小八家子村等待时机。

教会前辈对青年神父的期望
2019-05-21

让我们注重日常的业功夫:默想、日课、弥撒圣祭、玫瑰经、省察、朝拜圣体等,当我们认真做这些神功时,自然就想到天主,自然就会发信望爱的善情。

北京的天主教建筑
2003-04-08

东交民巷天主堂东交民巷天主堂内景西北旺北京教友公墓圣母像绿树丛中的南堂(宣武门堂)  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元代。

穿越历史的玫瑰
2015-06-10

在奉献生活年伊始,唐山教区无原罪传教修女会王芝如修女在其住所接受了本报通讯员的独家专访,讲述了她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教友家族的奉献生活,包括感人的见证故事。

特稿:在朱维方主教殡葬弥撒中的讲道
2016-09-13

温州教会的上空不管万里无云,还是乌云密布;不管是风平浪静,还是险象环生,朱主教总是保持着良好的业习惯。每天的早弥撒,拜圣体,玫瑰经几乎雷打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