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小路》是香港思高圣经学会出版的一个小册子,简单、实际,是初学读圣经的小指南,教你读经的态度、时间、由何处读起、读经的三种方式以及用圣经祈祷等。本报转载过来,与读者共分享。
我们的孤单在疫情期间更是煎熬,上主也感同身受。相传,耶稣的祖父圣若亚敬因为没有小孩,于是感觉自己跟周遭的人都有距离感;他的人生──跟他的妻子亚纳的人生一样──被看作一无是处。于是上主派遣天使安慰他。
这对我们的信德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耶稣毫不畏惧地询问祂的门徒们是愿意真正地跟随祂,还是愿意走其它的道路(参若6,67)。被称为伯多禄的西满大胆地回答说:主!唯独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
我的家庭 我的家庭乃是传道家庭,双亲都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我从小就上主日学,参加主日聚会,以及每天的家庭礼拜。有时我心中极不高兴那样勉强坐着听那冗长的讲道,然而就在不知不觉中,倒吸收了不少主的道理。
天主教台湾教区主教团主席洪山川总主教指出,这是难得的一天,在喜乐之余,特向这群永远主动发掘当地人民真需要的神父致意。因为他们不但关怀奉献,且舍得牺牲,是台湾这一块土地上正港爱台湾的台湾人。
应邀参加的有陈功鳌神父,唐文华修女,张雅琴修女,王艳修女。教友们自备午餐,饮料等。这次的春游活动安排的节目有:圣经分享、聚餐、圣经抢答和唱圣歌。大家其乐融融,快乐无比。
教宗在弥撒开始前再次念及欧洲,他说:“今天是锡耶纳的圣女加大利纳的庆日,她是教会的圣师和欧洲的主保。让我们为欧洲、为欧洲和欧盟的团结祈祷,好使我们大家如同兄弟般一起前行。”
我于1928年11月出生在山东荷泽,爷爷是西北军冯玉祥部下的旅长,父亲在家中为三。在我10岁的时候,家乡被日本占领,当时很多老百姓涌到天主堂避难,其中包括我们全家,可以说是教会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楼道里渐渐响起轻微的脚步声,一个人的、两个人的、三个人的……众人的移动渐渐唤起黎明的旋律,太阳一点点在地平线露出绯红的脸。
主日那天在教堂聆听了一段很有意义的福音——“雇工的比喻”。这个故事发生在犹大和培勒雅境内,这一带是盛产葡萄的地方,那天园主正忙于招募大批临时工人去葡萄园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