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垂,我漫步在院落的林荫小道上,满目春意盎然,似乎空气中都夹杂着花草的清香。徐徐的微风轻拂着面颊,在无比惬意中我与主相遇。“你爱我吗?”像当初问伯多禄一样,主轻声地问我。
通过查询,终于找到了教堂门卫的电话号码,打电话讲明了自己是一名外地的教友,电话那头传来需不需要去车站接你的询问,她说不必麻烦。她找寻到教堂,看堂门的大姐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教友。
尤其是在世界各地的方济各会会士及敬礼圣安多尼的人心中,激发起渴望去体尝同样的神圣不安感。
她的自述集展示了她灵魂中美丽的大风景。爱是大树下的家她们在那里做饭她们在那里吃饭她们在那里睡觉那里就是她们的家。
然而,正确的期盼却应该是天主对我(他人)有怎么样的期盼?所以,对教宗期盼的标准答案是主耶稣对教宗的期盼。当然,天主给了我们每个人思考的能力,在有限的智力和环境中,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敬,不是表面的供奉而是由衷的坦诚;畏,不是内心的懦弱而是灵魂的震撼。贤者畏惧,然无忧虞。内心有所敬畏者,才会懂得尊重、把握分寸、守住底线。
在我修道的历程当中一直有一位默默的奉献者。他没有像其他亲人一样,有那么多的鼓励和支持的话,也没有像朋友们那样的欢送;没有像母亲那么多的唠叨,他有的只是默默地奉献和不舍的情感。这个人就是修士的父亲。
教会的追思已亡瞻礼又要到了。我不由地想到死亡——最不公平的事,也是最公平的事。我说死亡不公平,是因为对约伯的话很有同感:有人死在极其昌盛之中,享尽了平安幸福。
教宗方济各6月13日主持三钟经祈祷活动(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6月13日为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的信友主持三钟经的祈祷活动中,反思了当天主日的福音内容。
在意大利维罗纳举行社会训导节的机会上首次放映了关于“汉娜纸莎草纸”的纪录片,同时让人看到梵蒂冈宗座图书馆收藏的文物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