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在当日弥撒中为天下父亲祈祷。弥撒由沈斌主教主礼,谢慧敏神父、于呈祥神父襄礼;何永辉神父、左慧麟神父共祭;300余名教友参与本次弥撒。弥撒开始前2个小时,热心的教友早已坐满了整个圣堂。
按照教会的传统说法,圣母升天也是应当隆重庆祝的四大瞻礼之一,相信教友们也一定会怀着对天上母亲的特别敬爱,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地参与庆典,以表示自己对圣母的虔敬与热爱。
礼仪中的福音给我们启示耶稣在活动:事实上,他刚结束宣讲,从会堂出来,就到了西满伯多禄的家里,在那里治好伯多禄的岳母;然后傍晚,他重新出去到了城门,在那里他碰到很多病人和附魔的人,也治好了他们;第二天清晨,他一早起来,独自出去祈祷
在我的驾驶座有着(现在仍放着)祈祷卡。一个星期过后,那同一位女士又搭到了我的巴士,而这次,我率先开口,感谢她给了我那张祈祷卡以及她的关心,并因为当时她给我那祈祷卡时,我所显露出缺乏兴趣的态度表示歉意。
其实,人生在世数十年,如果说历史是人社会的镜子,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需要许许多多的镜子,玻璃的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模样,知道了胖与瘦、黑与白、丑与美;心灵的镜子,看到了自己的心灵,感知到了自己的良知与鄙劣
因为这些福气的背后,不是短暂的安逸,而是永恒的生命与天主的亲近。
《申命纪》第七章问答一、信仰纯洁与外族的隔离问1:为什么天主吩咐以色列人不可与外邦人通婚或立约?答:因为那些民族信奉偶像,若通婚或结盟,必会引诱以色列人远离真天主,去崇拜假神(申7:4)。
他写道,我们在最可见的和最物质化的事物中,发现不可见的天主(《与施礼华蒙席会谈》114)。施礼华习惯说,不管他工作或休息,祈祷或睡觉,时时刻刻都是一种天主经常临在的生活。
他八月十四日接受梵蒂冈电台访问,称该国逃难基督徒的「正常生活、文化与所在环境被连根拔起」。
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9月25日主日,在德国牧灵访问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的活动以上午10点钟在弗赖堡的机场主持感恩祭及随后的三钟经祈祷为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