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6月24日上午还将举行修院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探讨有关修院教学管理及灵修培育方面的经验。这次交流将邀请全国一些修院的院长及经验丰富的授课老师参加。
3天的培训和会议在祈祷与共融的气氛中进行,各个修会分享了各自的神恩和服务,并探讨了如何在新形势下服务社会人群,见证福音信仰,并加强全省修女的陶成和再培育。
从宗教角度反省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问题给我们一个崭新的视野,对挖掘宗教阐述和重视环保的理论宝藏,推动全民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力量,探讨环保策略都起到了不可言喻的积极作用。
[可喜的是一些教区之间有了借调神父或修女相助的现象,但互助机制上还处于尝试阶段,其长期性还有待探讨,也需要新兴修会团体的参与。]
这条道路由神学对话机构组建,使我们能够思索共同的传统,从而建设共融的未来,本著诚实的态度探讨并尊重仍使我们分离的问题。除了这两条路,我们还愿意加上第三条,即先知性道路。
与会青年蒙召「运用聪明才智、奉献投入并坚守信念,在自己的城市和大学、职场和工会、公司和运动组织、公共和私人职务上发挥具体的影响力,针对所探讨和所决定的各项主题和模型,深入它们的核心」。
周贤正主教的演讲题目为《圣经“历史文明”传授的文本“梳理”(翻译)——探讨马太福音1.1-4.17》以马太福音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为出发点,分享了他对马太福音的深入思考,提出了责任与使命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最后一天“90对90”的对话中,在教会合一的祈祷中,在分享小组点亮充满圣神的蜡烛中,我们讨论了以前从未探讨过的问题,在以前很难沟通成功的两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这位圣人于公元一百年生于巴勒斯坦,年轻时不断追寻真理,前往许多传统的希腊哲学学府探讨真理,直到有一天在海边遇见一位神秘可敬的老人,他的谈话令儒斯定陷入危机,因为他指出人仅靠自己的能力无法满足自己对神的期望
他说,这封牧函陈述重要的指导方针,对探讨教会和社会中的妇女议题依然有用。枢机说:「妇女蒙召展示真理,并深深尊重自由。她们温婉和善,具有母性特质,能够教导和帮助他人追随超性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