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玛窦福音6章8节中,耶稣要求我们的祈祷要有别于外邦人那种唠唠叨叨、■里■嗦,没有任何把握的祈求。在天主已知道我们的需求的前提下,他要我们用清晰明确的话语,带着信德去求。
只有天主白白施予的恩典能改变这一切,所以我们不能自夸为义人。」因此,我们蒙召朝拜上主,并为「众多恩宠」感谢上主。接着,教宗回到当天读经中的两位妇女,论及三松的事迹。
天主召叫梅瑟时,从人的角度来看,梅瑟是个「失败者」,逃到了米德杨的旷野。就在那里,天主邀请梅瑟再次照顾以色列子民,梅瑟却争辩抗议,因为他认为自己承担不起这项使命。他每次祈祷时,都会问天主:「为什么?」
教宗首先表示:“祈祷的人从来也不会弃这个世界于不顾,如果在人的祈祷中不聚集人类的喜乐和悲伤、希望和焦虑,那么,祈祷就会变成个人精神生活的‘装饰品’。
(谷16:15-16)《要理问答》也阐明人生于世是"为恭敬天主,救自己的灵魂"然而,使人接受这一真谛需要有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一锹挖不出一条渠来。所以,一般不宜作为对陌生人的开场白。
编者按:此篇是“信德”通讯员张友聚教友的遗作,文中谈到了他在病中的真情感受,读来让人感慨万分。让我们永远缅怀这位可敬的新教友,天主的好儿女。
与野兽在一起,无论对人还是对天而言,皆为一种自然和谐,一种融洽,一种至圣的美善。
教宗解释:基督徒的合一,天主圣神的行动与恩惠先于人的努力。祈祷,大公精神,是大公运动的心脏;如果缺少信德,这样的聚会可能沦为只为寻找共同利益的契约模式。
第一台弥撒完了,一批人退场,另一批人进堂。我邀请她和我一起参与第二台弥撒,好完整地了解天主教敬拜祭献上主的内容和意义,她欣然同意了。
当天取自《智慧篇》的读经一讲述我们的受造说:其实天主造了人,原是不死不灭的;但因魔鬼的嫉妒,死亡才进入了世界。教宗对此解释说:魔鬼的嫉妒引发了这场战争,开启了这条以死亡为终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