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我抛开世俗的力量,让祢运用我整个人。帮助我按照祢所想的而行动。当魔鬼令我离开祢的工作而分心时,求祢帮助我对抗它。当我忧虑时,我已经把注意力移离祢,而放在自己身上。
成人的皈依是指心灵转向天主的过程,领洗使他们得到一个新的身份,成为天父的子女,教会的成员,他们要死于旧我,即放弃世俗的人生观及行为。
他们放弃追求和拥有世俗财富,以行乞为生,一切顺应天主上智的安排,会士们的生活也显示教会仍然是保存和宣扬福音圣经的真实场所。其实,圣多明我和圣方济各是从与教会及教宗密切的共融中,取得为天主作证的力量的。
同时,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是基督教的传统,因而随着《信德》的发展,其关注世俗社会问题的文章也呈上升趋势,基本与版面内容的增加成正比。
礼仪中感人的一个环节是,执事和修士五体投地,趴于祭台前,此时他们在天主及教会面前誓许弃绝世俗,终生追随基督,向主完全交付,坚定地答复基督那声爱的召唤——来,跟随我!并祈求天上诸圣为其代祷。
世俗的态度只著眼于个人在这个世界的利益和好处,只自私自利地追求个人的幸福。事实上,这会使我们极不快乐并被奴役,它阻碍一个真正和谐与人道社会的真实发展。”
2000多年前,耶稣基督出生于犹太白冷的一个马槽中,作为天主子,他从出生之时就向人们展示了谦卑的德行,他通过降生成人,身体力行,战胜了“三仇”,将人们从死亡的恐惧、世俗的无奈和人性的软弱中拯救了出来,他的诞生为人类的生命带来了爱
教宗表明,「相反地,世俗精神诱使我们走向虚荣、表面功夫,这两者都会引发暴力。纳阿曼是个有教养的人,却当著先知的面摔门离开。这是暴力的举动。
不要贪图瞬间的享受,这是世俗的想法。我们把握今天,来向恶说‘不’,向天主说‘是’,并且向天主的恩宠敞开自己”,使自己终能不再自顾而陷入虚伪中。
然后举行了庄严神圣的礼节,祁丽娟修女俯伏在地,身上覆盖安所布(表示死于世俗),之后全体跪下,主教邀请参礼人员为即将发永愿的祁丽娟修女祈祷,颂读诸圣祷文,呼求天主收纳眷顾他女儿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