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令人心灵喜悦和祥,不再受死亡念头的摆布;怨恨和复仇则扰乱心智,使人心碎,不得安宁。怨恨和复仇真是可憎恶的东西。
我们接受了天主恩宠,甚至也能指点别人不再犯罪。一个儿童跌倒後,他会做什麽?他会伸出手来叫妈妈、爸爸把他扶起。我们也应如此。你若因软弱而跌倒犯罪,就应伸出手来:上主定会抓住你的手,帮助你站起来。
教宗列举了今日各式各样的孤儿徵象,例如:生活在人群中却感到内心孤独,有时甚至感到无比悲伤;自认为不再依靠天主而自主自立,实际上却常常思念祂的亲近;普遍存在的精神文盲使我们没有能力祈祷;难以意识到真正的永生就是在现世萌芽
我们人人都受邀去赴婚宴,因为不再缺少新酒。
他说,全球经济体系按照效益标准把似乎不再有利用价值的人丢弃一旁的做法,令人无法接受,因为这不符合人性要求。
为了不再感到这些伤痛,就会出现一种掩盖伤痛的诱惑。感觉到良心在指责我们,并对我们说些什麽,是一份恩宠。然而,我们都不是圣人,但我们却都在注视他人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罪过。
时间一长,别人了解了她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就听之任之,不再勉强她。如果有人偶尔提及她,大不了扔下一句话:吝啬鬼。对同事、朋友小气,对家人应该大方一点吧?她还是舍不得钱。
我们对此不能也不应该忘记,好叫这种自相残杀的仇恨不再重演。
若我们对他人的好奇有所减弱,不再乐於接纳新事物,一切就会令我们听起来好似旧事重提,感到有如一个压在我们身上无益、前後不连贯和荒谬的负担。
事实上,这教导能够从国家当局保护公益的首要责任作出解释,说明在一种对刑罚具有不同了解的社会背景下,实施这种刑罚则更难确保罪犯不再重犯其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