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朝圣之旅提醒我们耶路撒冷和罗马的正当位置,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上主的中心地位以及祂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理位置完成的救恩史。
纵观今日教会,不少地方,主日进堂的教友人数在减少,这里面确有不少人外出打工的原因,可是,孩子们主日进堂的同样少得可怜。孩子们既没有外出打工,主日天学校又不上课,那么,他们都去哪里了呢?
教宗指明这是一个深切共享的时刻,他说:今晚我们也围坐在上主的宴席前,这是圣体祭献的宴席,上主在席间再次为我们奉献了祂的身体,重现十字架的唯一祭献。
祭台旁是读经台,是宣读天主圣言的地方,意思是我们聚在这里聆听上主,祂藉由圣经讲话,因此我们所领受的食粮也是祂的圣言。
这个癞病人见到耶稣,就俯首至地求祂说:主,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路五12)。教宗表示,这个癞病人祈求耶稣使他身心恢复健康,因为这个人因不幸患了疾病,被迫远离一切,远离天主和众人,过一种悲哀的生活。
第一类是法利赛人,他们制定敬礼天主和遵行宗教的条规,推出一连串诫命,将十条诫命演绎出三百多条,把这重量压在百姓的肩上。总之,他们把信奉生活的天主降为解答疑难学。第二类是撒杜塞人。
我们从3个基本主题进行这个反思:就是若望保禄二世所认为的人、人的使命和做所有美好的事。
汤枢机又向青年介绍卢云神父的着作《负伤的治疗者》,指出人面对伤痛时,祈祷和良师指引能有助当事人走出阴霾,又说:当你成为负伤的治疗者后,人会变得更成熟,可帮助和安慰别人,成为天主的工具。
(梵蒂冈电台讯)圣座新闻室12月10日公布了教宗方济各2015年第48届世界和平日文告,主题为:不再是奴隶,而是弟兄(费一15-16)。教宗在文告中强调,应使兄弟友爱全球化,以便战胜奴役人的可恶现象。
教宗方济各当天下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感恩祭,勉励参礼的男女修会会士们藉着服从和智慧将人引向基督,同时也让基督引领自己。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首先展现出圣母抱着圣婴耶稣走入圣殿,使耶稣与祂子民相遇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