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希望与自己朋友所建立的关系,能反映出他与圣父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属于完全的信赖和亲密的共融。
他谈到耶稣在加里肋亚开始传道的事迹,勉励我们把福音的种子撒在人类生活的每一片土地。耶稣的宣讲始於加里肋亚的葛法翁。
◆犹太上层统治者,把耶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掉而后快。可有多少次他们竟下不了手,让耶稣从他们眼前走掉。
这部福音记载斐理伯被耶稣召叫后,遇到纳塔乃耳,遂告诉他说:‘梅瑟在法律上所记载和先知们所预报的,我们找着了,就是若瑟的儿子,出身于纳匝肋的耶稣’。
教会不是文化组织,而是耶稣的家庭,这是教宗方济各6月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表达的思想。教宗强调:基督徒不应该以十字架的绊脚石为耻;他也劝勉基督徒不落入俗世精神的陷阱。
耶稣站着大声喊说:“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罢!凡信我的,就如经上说:从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
丈夫说:不错,你是信奉耶稣的,我差不多忘记了。我问你,你信耶稣杀人不杀人?她说:当然不杀人。丈夫说:我也不杀人。你信耶稣,放火不放火?丈夫再问。你为什么问这问题呢?我从来没放过火。她回答。
「耶稣显圣容帮助门徒,我们也知道,基督苦难是痛苦的奥秘,但最重要的是,耶稣是无限爱的恩赐。耶稣在山上显圣容,帮助我们更明白祂的复活。」
在耶稣的传教生活中,常充满圣神的推动:他的降生、受洗、在旷野受试探、入世作证、讲道、行奇迹、宽恕罪人、派遣门徒等等都是受圣神的引导行事的。
在念经前的讲话中,教宗把焦点放在耶稣的祈祷上,勉励信友正确理解祈祷的意义,努力培养祈祷的好习惯,尤其是在困难和挑战的艰辛中。教宗表示,耶稣前往约但河接受洗者若翰的洗礼,这是耶稣公开生活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