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九位修生都爱慕天主,他们做出了明确的选择,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于上主。他们做到了,直到最后牺牲生命。这是一项忠于基督的抉择。1934年在阿斯图里亚是非常艰辛的一年。
(雅5:14-15)在时间上,以前错误地认为终傅圣事是在病人将要终止生命时才领的圣事,因此,只有到那时才急急忙忙找神父。
此次避静,翁德光神父让神父们不但从灵修生活和心理学方面去分享,更从他个人的铎职生涯中来分享他的生活及他的生命。他分享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软弱的,但是我们要在软弱中去寻找天主的旨意。”
在这次避静中,神父从灵修生活和灵修心理学方面同大家分享,更从他个人的铎职生涯中来分享他的生活及他的生命。
最后,韩国主教团在“公教教育周”文告中强调,“教育周期间,全体韩国教友都应为国家教育事业祈祷,从而让受教育的学生追随耶稣基督——真正导师的足迹,迈向生命和救恩”。
圣体是合一的食粮,圣体帮助我们不封闭在我们自己的目标及价值观内,相反地正是藉由圣体,帮助我们向这由圣体而诞生的新团体开放,这是一个服务的团体,一个友爱的团体,一个充满喜悦的团体,一个为他人付出生命的团体
生命的上主降福了这个在废墟中重新站起来的团体的每一名成员”。1880年,在法国传教士阿丰索·米什内尔神父的努力下,柬埔寨边远贫困的班迭棉吉省塔莫村里诞生了一个弱小但生机昂然的公教团体。
有时看来这是神学或笼统的表达,其实不然,在这种情况中,将人放在中心,就是说人在他所从事活动的所有阶段都有其生命的尊严。
教宗提到法国苏哈枢机主教关于基督的司祭们的话语:“司铎的永恒矛盾是,他是自身带有反对记号的人:以生命的代价将忠于天主和忠于人结合一起。”
一次意外,将我最爱的人从我生命中带走了,我突然觉得生命与青春若不挥霍就会一去不返了,结果,我就更加放纵自我了。直到两年前,有一个声音对我说:“如果你再这样下去,你就无法医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