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我离家修道之前,只有我爷爷会念几句连自己都不懂的经文,我们姐妹几个就更不用说了。按传统,信仰虔诚、热心的标准就是以所念经文的多少来衡量,念的经多就热心。
且不说该文说的是什么,只是看到这样作秀的标题,就会使你陷入苦涩的深思。人是从哪里来的?有人说是由猿演变来的。然而,若是再追问一步:在猿之前生命是如何起源,又是如何演化的?
娘却说咱既然是大家选上的就该……”说到这里她已经泣不成声了。在场的教友们都安慰她。我却不知如何是好,只是说:“耶稣不是说为天主而受苦的人是有福的吗。”但我不知道这是否能使她委屈的心安定下来。
圣经中,耶稣所讲的雇工的比喻就批评了这种心态。一位家主清晨出去为自己的葡萄园雇工,与工人议定一天一个德纳。他分别在第三、第六、第九和第十一时辰出去雇工,因此这些工人工作时间的长短不一。
他就开始沉思这句话的意义。想了6个月,才去上第二课。我发现有许多教友不读圣经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读不懂;二是做不到。实际上,这两个理由都是谎言,背后真正的原因是懒惰。
祂一旦宽恕了你,就忘记你的罪过。这很了不起!罪已不复存在,天主慈悲已将之消除。在某种意义上,每一次赦罪都是心灵的欢欣,不仅信友和教会欣喜万分,天主更加喜悦。
韩修士是他一手培养推荐的,年轻人聪敏好学,工作能力也很强,而且他在修院里就已经学会了开车。工地上随时需要东西,为了不误工时,韩修士常常做到随叫随到。
就这不常进堂祈祷一条,就是最大的失误!曾有人说:教会不是圣人圣女的展览馆,而是罪人恶人诊疾疗伤动手术的医院。
受家母的影响,我个人即使做很小的事情都是主张交谈的,就连在修院课堂上,我也是采用交谈的方式授课。针对大陆教会,我还是一样主张各方要多交谈。
只要我们查一下字典就可知道其中大有问题在:司首先有主持掌管之意,既然是主掌,顺理成章就成了官职名称,殷代有司木,大约是今日的林务局长;司水是今天的水利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