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桃全名叫郑李桃,今年70岁,圣名德肋撒。她心地善良,充满爱心,虔诚事主,把精力和重心都放在关爱那些贫穷、痛苦、患病之人身上,基督之爱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美国空军学院教堂,科罗拉多州,设计师:沃尔特Netsch/斯基德莫尔,奥因斯和美林。水晶大教堂,加利福尼亚奥兰治县园林,设计师:菲利普·约翰逊,约翰三角旗。
另一位可敬者伊尔德加达·布里扬,是一个德国家庭的母亲,她创建了社会爱德女修会,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在奥地利去世,藉着她的转祷显过一个奇迹。
追随神贫的基督;大儒使利玛空窦,不远万里,远涉重洋,历尽艰辛来到我们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希望,为了福传,想方设法,就是在临终垂危的时候还惦记着未成熟的中国教会;被称为“慈悲天使”的印度德肋撒修女
她给自己取了圣名小德兰——微小,却充满天主的爱。小德兰领洗后,喜欢每日读圣经和念玫瑰经,她说:这能带给她无尽的智慧、灵感与正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当选连任的邝丽娟修女,广东台山人,早年毕业于德贞女子中学,加入宝血女修会宣发初愿后,曾接受教育学院师范训练,先后任教于会属多间学校,一九八四年被派往台湾辅仁大学圣博敏神学院进修神学学士学位课程,于一九九一年再被派遣前往法国巴黎耶稣会神学院继续深造
爱德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它循环不息,人人都可施予,也有所获。耶稣不丢弃任何人,不藐视任何人。祂口渴,要求我们给祂喝的,因为祂与我们同行,与我们一起受苦。
——德38:16-24于是大众募集了二千银达玛,送到耶路撒冷作赎罪祭的献仪:他做的是一件很美妙高超的事,因为他想念着复活;如果他不希望那些死过的人还要复活,为亡者祈祷,便是一种多余而糊涂的事
践行善工哀矜传统:发扬基督徒的爱德精神及教会的古老传统:多做善工,勤立善表,多行哀矜,勤做补赎。愿我们的教友们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外出,增加居家祈祷,陪伴家人欢度春节,同蒙主恩。
教宗说:“因着对家庭、友爱和团体的深刻认识,你们团结合一,在信德中坚定不移,在望德中喜悦欢欣并在爱德中热心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