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不仅帮助,又治愈了犹太人并与他们共进晚餐,而且他与各宗教信仰的人们一起做了。穷人对他特别珍爱,不论种族或宗教。」
为了广传福音,我们必须简朴又灵活,如同主耶稣复活后,众人的反应:玛利亚玛达肋纳立刻向众门徒传报喜讯(参阅:若廿18),宗徒们跑去坟墓一探究竟(参阅:若廿4),伯多禄为耶稣纵身跳入海里(参阅:若廿一8)。
这份文件观察到,「我们的世界出现痛苦又悲惨的现象:性别差异的人类学价值遭到质疑;夫妻关系变得脆弱不已;家庭暴力层出不穷。
教宗也勉励各国照料我们的大地,他说“减少污染排放并实现整体生态的承诺既紧迫又必要,我们应首先有所作为,否则为时太晚!”
为此,教宗鼓励“所有的人携手合作,秉持服务精神,以及慷慨又敏锐的态度来满足病患的需求”。教宗深知“这并不容易,因为病患会失去耐心,有时‘不可理喻’”。
奉献生活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有些修道人到了某个时候决定离开修会;又有些人今天处于十字路口,不知该继续走下去,还是放弃这条道路。
修女们收到这沉甸甸的礼物,马上想到的是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日夜奋战在村庄路口的村委会管控人员,便毫不犹豫地将口罩又转赠给他们。村委会工作人员感动地说: “你们每天接触病人、也需要啊!”
小儿子在外放浪形骸,穷困潦倒才悔过返家,慈悲的父亲竟然二话不说就接纳他回家并设宴欢庆,大儿子对此「感到愤怒又鄙视」。哪里出了问题呢?
他们就如其他人那样,脆弱无力又迷失方向。今天,我们向他们表达关心和感激之情,至少将我们在生命中曾领受过的温情作出一点回报,愿教会慈母般的抚慰能触及他们每个人”。
教宗最后总结道:「或许,此刻是个考虑全民基本收入的时机,以承认你们高尚又不可取代的任务并赋予尊严;好能确保并创造一个富有人情味又符合基督信仰的现实:每个劳工的权益都获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