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一个遗弃儿童和将老年人放在边缘的社会,砍断了自己的根,使前途变得昏暗。每一次儿童遭遗弃及老年人处在边缘状况,所行的不仅是不义行为,也宣判了这个社会的失败。照顾弱小者和老年人是一个文明选择。
文明的社会,不应该成了不文明作风的滋长温床。 这不是一场文明的冲突,因为丹布朗并没有在提倡一个不同的宗教文明,也不是一个新的哲学理念,更不是如《犹大的福音》那样的新考古发现。
有关这一阶段祝圣的更多新闻与相关报道以及评论等,请读者参考“国家宗教局网站”或兄弟的天主教网站以及社会相关网站。
相信度过这一关,国家和人民一定会更成熟、整个社会系统整合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将得到一个提升。所以在非典时期,面对SARS让我们试着去做一些改变吧。
其中有很多人早已放弃求职,屈服於社会的不断摒弃和冷眼旁观。这个社会独厚既得利益者,阻止理当有所成就的人。奖励似乎只颁发给有自信的人,就算这份自信心是从贪腐中取得也无所谓。
金守娟修女请求成为主母会修女,会长授予她们主母会修女的首帕和圣经;接着矢发永愿的修女在会长修女面前请求矢发终身圣愿;在主教的征询下,矢发永愿的修女表达自己愿意终身奉献给天主,效法基督度福音劝谕生活,并服务教会和社会
在当时政治、社会和经济发生剧变的背景下,他的行动也造成了西方教会的分裂与分离。宗教改革进程伴随着权力争夺、暴行和战争,接连不断地引发宗教战争。
当社会陷入重重危机时,人们倾向於寻找救星,随之而来的便是民粹主义。教宗以纳粹主义为例:1933年,陷入谷底的德国在寻找它的身分认同,寻找一个有能力恢复这身分认同的领袖,希特勒於是跃上舞台。
教宗於是提出影响忠贞的3个因素:社会文化环境、青年世界,以及奉献生活自身的见证。关於社会文化环境,教宗说:我们生活在所谓的断层、临时文化的环境中。
我们有没有愿意跟有需要的、软弱的、被社会遗弃的群体分享他们所需要的?耶稣的来临是让世人重新认识天主。他代表着和平,但我们心中到底有没有平静过?我们对家庭、对社会有没有行使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