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15:28)福音中耶稣多次感叹人的没信心,至于称赞人的信德,则只有两位,除了葛法翁城的百夫长(玛8:13),就只有这客纳罕妇人了。“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屑。”
(玛24:29—31)其中并没有注明具体时间。耶稣明确地告诉我们“至于那日子和那时刻,除了父一个人外,谁也不知道,连天上的天使都不知道。”
教宗接着引用福音中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路十25-37),表明这个比喻是「今日人类的故事。人们的道路上满目疮痍,因为置於中心的是金钱、事物,而非人。
(玛16:22-23)最后的晚餐中,伯多禄向耶稣许诺,即使所有的人都背叛你,我绝不会背叛你。即便我该同你一起死,我也决不会不认你(玛26:35)。
主耶稣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玛16:24)刚学习圣经时,对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心中认为耶稣也太严酷了,要弃绝自己,那要将自己弃绝到哪里呢?
贤哲们的格言都直接指向了“义与利”选择和思考,而耶稣却直接给出了答案:“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玛6:21)“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
(玛25:35-38)家人无言以对,我还是把钱给了行乞的妇女。她很有礼貌似地说:谢谢你,谢谢你!我马上接口说:不要谢我,你要谢谢天主,谢谢耶稣。
题为「迈向救恩的泉源」的会议,邀请了两位枢机、两位总主教、六位主教,以及来自法国露德、葡萄牙法蒂玛和意大利帕多瓦多个国际朝圣地的主管和院长,约百位代表参加。
倪波路和利奇还有个特别的设想——邀请徐承熙到利玛窦的家乡意大利玛切拉塔一游。摄影家利奇说,他会拍下徐承熙在玛切拉塔的每一个镜头,编成一部纪录片。
“在辣玛听到了声音,痛哭哀号不止,辣黑耳痛哭她的子女,不愿受人安慰,因为他们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