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史福荣,十四年前从乌达农场退休后,闲不住,愿意有点活儿干。当时我想办个弃婴院,因为我拣过两个孩子,所以特别怜惜弃婴,这个想法有很长一段时间,连做梦都是办弃婴院的情景。
他在上任后整顿神职界和主教,尤其注重在修院的教学内容和主教的选拔,非常关切信众的圣事生活。他颁布谕令,儿童从7岁起就能领圣体,成年信徒可以每日领圣体。他推行的所有革新都是以在基督内重整一切为指南。
自从在肯迪尼机场见到艾罗后沙里宁的5号航站楼被其教堂似的神圣感所感染后,Morlinghaus深陷教堂的魅力难以自拔,他说:对于教堂,我一直怀着敬畏之情,仅这些混凝土、玻璃和木头居然可以引起我心灵上的悸动
吴姐妹续说,接下来立刻要组建班委,那些陪伴慕道者的十位兄弟姐妹将继续陪伴一段时间后再考虑撤离,今后要让这些班委自行管理班级各种事务,组织各种活动等。
这样的一种蜕变,实际上在基督死而复活后已经开始发生,因此这是一种再造;不是宇宙和我们周遭世界的毁灭,而是使每个事物达致真、善、美的圆满。这就是天主圣父、圣子及圣神始终想实现并且正在实现的计划。
两位发愿修女换上主教祝圣的头巾后,向主教宣发了贞洁、贫穷、服从的圣愿。在主教降福后,会长代表修会表达了对两位修女的接纳,两位发愿修女并接受了神长、教友们的祝贺。
讲道后,党主教为23位候洗者举行了入门圣事。入门圣事以隆重的诸圣祷文开始,全体教友呼求天上的圣人圣女一起为候洗者向天主祈祷。在党主教的询问下,候洗者与全体教友表明弃绝罪恶,宣认信仰。
圣髑在当天下午抵达圣堂,依台湾习俗鞭炮鸣放后,由十位穿着黑色西服、带着白手套的教友抬着圣髑宝箱〔图〕,进入圣堂。在一百多位「粉丝」诵唸《玫瑰经》声中,他们把圣髑缓缓地移到祭台前。
陈天福修女,生于天津市,后随母迁到呼市;曾有过暂短婚史;一生经历多灾多难、崎岖坎坷。17岁时受一贞女影响,领洗入教;18岁到厚和医院产科学校学习。
几位修女相识于儿时,长大后不约而同地领洗入教,更各自回应天主的召叫,进入不同修会度献身生活。她们的经历吸引著这四位同学,令她们有意记录下来作文字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