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厨房帮修女剁肉时,听修女谈及主教修道路上的艰辛,让我心中甚是触动。触动的是自己十几年修道的艰辛,但是仍旧愿意继续走下去,因为就是喜欢这样的生活。
让人在将心比心的体谅中,赢得了仁爱的光芒,温柔的细雨,温暖的春风,让人的心田得到阳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滋润,让生命在充满生机的人生中品尝到基督大爱的甘甜,体味到因宽容带来的人生的大境界。
耶稣说:谁愿跟随我,该弃绝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路9:23)在玛窦福音11章30节他又充满鼓励地说: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的轭是甘饴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
「然而履行真理的,却来就光明。」〈若3:21〉「履行」真理?我们一般只会说「认识」真理,或「谈论」真理……但为耶稣来说,真理是要「生活」出来的。耶稣的言行往往是出人意表的。
本片没有炫丽的外表,甚至也没有赚人眼泪的感人情节,但所反映的真实悲惨人生,及其中的希望、光明,令人回味良久。
人对财富的理解,有两个层面:一是物质财富,一是精神财富。当我们说:某某很有钱时,意味着这个人占有了很多的物质财富。当我们说:某某很富有时,这里的“富有”将更偏重于精神层面的表达。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这22位青年的选择,但是他们自己和在场参礼的主教神长和亲友却非常清楚他们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和社会。善牧是福音中耶稣自我比喻的形象,这个形象具有很深的神学意义。
这位非凡的圣人是西班牙同时代大圣女,阿维拉的耶稣德肋撒的良师益友,他们两人共同改革了加尔莫罗隐修会。教宗介绍了圣人的生平和神修教导,同时指出圣若望十字架的神修教导是抵达成圣境界的可靠道路。
所以,祈祷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的,而且是个人性的。为什么要祈祷?祈祷是向天主开放我们的心灵。因为只有向天主开放我们的心时才能与天主相遇,只有在祈祷中与天主相遇才能更好地聆听天主并承行他的旨意。
我们今天先来介绍其中的两个,就是基督信徒痛苦的意义何在,以及青少年领圣事的问题。有一位病重的神父请求教宗为受苦的人说几句话。教宗便从基督信仰的角度谈了痛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