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的经验告诉我们,需要与中国对话,因为中国是智慧和历史的结晶,中华大地饱享诸多恩佑。」「天主教会的一大使命是尊重各种文化」。教宗表明自己「非常敬爱中华文化,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又以圣经章节(格前12:12-22)展开阐述,告诉大家,教堂与教友组成一个有形的教会,这个有型的教会的首领就是耶稣基督,而教宗就是基督在世的代表,我们不仅要听从他,还要遵循教会的制度,在主内同归一栈,
圣母的应允意味着整个救恩史的开端,开启了最後一个应允,真人真天主的应允。天主起初用肯定的是创造了世界和人类,现在祂藉着基督应允的是,以更加奇妙的方式再造了世界和我们每个人。
「慈悲在降生成人的天主圣言内得到最崇高且完满的展现。祂启示天父充满慈悲的圣容」。为此,教宗说:「我们通过福音和圣事接纳并追随耶稣。
年迈在教会内并不是老人政治的同义词,我们不应封闭在忧郁中,而应像亚巴郎那样始终对天主怀抱希望。当天弥撒的第一篇读经记述亚巴郎听从天主的吩咐,起身、举目观看且怀着希望行走的事迹(创十三14-18)。
主内亲爱的兄弟姐妹,当日历翻到最后一页,您有何感想?是举目望天,感叹主恩浩荡?还是俯首沉吟,叹息光阴似箭?
在新时期内开展教务牧灵工作:开办要理班、唱经班,培育男女修道圣召。在昆山及太仓全身心投入复堂、修堂、建堂等繁忙的工作。1981年起,担任历届苏州市、昆山市政协委员。
耶稣说,天父把奥秘启示给了‘小孩子’和那些怀着信心向祂救恩的圣言开放的人,他们感到需要祂,并期待祂恩赐的一切。”然后,耶稣“揭示了祂与天父之间存在的亲密而独特的关系”,因为“祂从天父那里得到一切”。
所以在降临期内,教会将这些故事安排在每日的读经内,让我们重新审视,并充满希望地去聆听,让我们再次成为小孩。
耶稣在自己身上把“家”显示给了我们,祂就是“路”,而且,祂以自己的死亡与复活的逾越奥迹给我们指出了“回家的路”。“家”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今天耶稣就用“家”来描述我们最终的归宿——天父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