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当代的移民潮也形成新的传教「前线」,一个宣讲耶稣基督的绝佳良机。当欧洲天主教徒与信奉其它基督教会和不同宗教的移民相遇时,也能促进大公对话和宗教交谈。
赵红纯老先生回忆了,在教会的艰难岁月中,神父和教友们的牺牲奉献精神,特别是孙文远神父艰辛传教的历程,深深感动了教友们的心。
每晚7-8点明供圣体,365天无间断,堂区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扶贫,并为有病教友捐助,传教节捐献神学院,累计10万元。
这位曾协助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出版《万国公报》的老学究,后主办基督教青年会的《青年进步》杂志多年。这种身份转化也体现在其他近代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身上,诸如赵紫宸、贾玉铭、刘廷芳等人。
25年前由宗座外方传教会在孟加拉国国首都郊区建立的小小区,现已变成一个堂区,并备好与当地的总主教区合并。
这段福音向我们展示,耶稣的公开传教使命从被拒绝和受死亡威胁开始。耶稣在履行天父委托给祂的使命时,清楚知道自己必须要面对的困难、被拒绝、受迫害和失败。
据母亲讲,她祖上的渔船曾经常有外国神父乘坐,潜行于江南传教。我们兄弟姐妹6人,幼时生活在被称为“连家船”的渔船上,整天在水上漂。孩子多,家境穷,我们几个孩子对读书的机会却分外珍惜。
对于教区未来的发展,具有丰富牧灵福传经验的李主教在电话中时对信德网表示,首先要调动神父、修女和教友们的传教积极性,抓紧培训教友骨干和传道员,下大力气做好福传工作;再者就是要对神父、修女进行灵修及社会知识方面的再培训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省思《宗徒大事录》记述保禄宗徒在罗马传教的事迹,强调天主圣言是“阻挡不住的,祂愿意奔向每个人,向他们传达救恩”。教会也必须宣讲天主对众人的爱,使我们的寓所成为“友爱的晚餐厅”。
多年来一直在科特迪瓦传教的莫利纳(LeopoldoMolena)神父表示,当地信友“团体共融的意识非常强烈,此刻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