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认为神父们在教区中应该具有怎样的角色?对神父们的持续培育有什么计划?
无人能想象,经过差不多32年在卡拢哥的传教生活,被形容为对非洲人有着最完全的奉献与大爱的安博士利神父眼睁睁看着医院被迫关闭。这是战争的代价。
之后,宗世凯神父接替张强华神父的传教工作,在其基础上,发展到了800多教友,大都是半家奉教。社会飞速发展,不少人想在信仰内寻找一份生命的充实。
当然,选择一位来意大利服务的神父对我们来说也非常困难,其中,必须满足一系列的条件,如:1、神父必须会意大利语(因为工作时需要经常与意大利教区沟通,并且,在海外生活与工作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俗话说:小孩信哄,老人信捧。有时,一杯酒,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
优势是大家都已经有一个基础,就是对教友身份的认同,只要借着适当的方式方法,就能重燃他们信主的爱火,必定愿意再接纳耶稣作他们生命的主;而难处就是:在社会风气和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他们模糊了自己的基督徒身份,
出自本能的讲道缺乏属神的能力,这讲道不能使人悔改信主,因为悔改信主是圣神的能力。除非受圣神感动,也没有一个能说:‘耶稣是主’的。
弥撒结束后,教宗带领信友念天皇后喜乐经,然后离开梅斯特里,乘汽艇再回到威尼斯的圣玛尔谷广场,那里是威尼斯宗主教府的所在地。教宗在宗主教府同特里威尼托的主教们共进午餐。
他们向那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为了你的话,而是因为我们亲自听见了,并知道他确实是世界的救主。的确,庄稼可以收割了!
前不久,曾听到一位福传员这样劝勉鼓励教友:希望大家尽量勤勤恳恳,设法致富,争取过上好日子,如此才能让人看到信耶稣的优越性,使福传更有说服力;如果自己连自己的家庭都没搞好,或者异常贫困,那就会给福传工作带来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