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圣召不可被缩减为只是司铎职务或修道生活的层面。圣召绝不「仅限于少数人的特殊经验」。「我们每个人都蒙召参与基督的使命,集结散落各地的人类,使之与天主修和」。
他们推心置腹地讨论了一个问题:从远方而来的弟兄们在欧洲修道究竟是该融入当地文化,还是要个别保有自身差异?
黄修女忆起最初跟父亲表达修道的愿望时,她的爸爸说:“你想服务教会很好,可以周六日去教堂当义工,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当修女呢?!”
的确,修道是一条神圣的路,有主的陪伴,充满温馨与希望,也有考验与挑战,但“我的圣召就是爱”是所有小德兰修会修女的共同心声和追求,也是修女们对主的一个永恒不变的誓言。
新铎的家属、亲朋好友、修道同学、修女以及教区各堂区教友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的时刻。
我们也感叹世上再无“伯翁”道玉修士了,老先生幼时跟本乡老秀才习得诗词歌赋,弃家修道后在那个非常的艰难时期,为了使道理更好地通俗易懂,参照闽剧唱调如《山坡羊》、《评话调》、《柴排调》、《自淘岭》等曲牌格律
带着妹妹赴京就读侯进德原名侯大海,圣名若瑟,进德之名是其修道时自己改的,取意日进于德。1920年1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威县桑园乡北仓庄村,是家中独子,上有一姐下有两妹。他自幼立志修道献身教会。
他说:五六年的时间,我虽不全懂,但圣言却像雨露一样进入并滋润着我信仰的心田,也是从那时起,修道生活成为了我的一份执着的憧憬。
自幼聪慧好学,蒙主宠慧,立志修道。1926年就读于大名“益大”小学,更加彰显出类拔萃的才智。1932年入威县赵庄永年教区小修院,在此期间,与张安太修士和宁振国修士共同学习眼科,作为修士的另一项技能。
这座博物馆坐落在被旧城墙环绕的罗马天主教方济各会修道院内(RomanCatholicFranciscanmonast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