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十诫第四诫要求子女孝敬父母,这条诫命紧跟在关於恭敬天主的前三条诫命之后,指出那神性事物植在人人彼此尊重的根基上。教宗表示:不孝敬父母的社会是没有敬意的社会;若不孝敬父母,自己也不会受尊敬!
教宗向情侣们解释说,爱是一种关系,是一种有待成长和建筑的事物,好似一栋房屋。房屋需要共同建筑,单靠自己一人不行。建筑的意思是促进和帮助它成长。
死亡经验教导她,生命不是这个地球上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应在所有事情上看见天主,所有的事物都在天主内,聆听圣言,在收敛心神祈祷的时刻学会以天主的眼光看世界。
有三件事物,三个台阶会使我们远离耶稣:财富、虚荣和自大。它们因此是极其危险的,财富马上把你带到虚荣,使你自认为很重要。当你认为自己很重要时,你就会趾高气扬、迷失方向。
我们基督徒也会恐惧未来而裹足不前,在一去不复返的事物或更倾向於排斥多於包容的社会模式中寻求安全。教宗指出,家庭需要感觉到教会的母性抚慰,在夫妻生活、教育子女、照顾老年人及传递信仰上前行。
教宗表示,社会沟通是最美好的事物之一。教宗与学生的谈话也涉及受教育的问题。教宗说,受教育是一项人类权利。教宗认为,儿童也拥有微笑的权利,特别是玩耍的权利,因为玩耍是一种社交体验。
教宗教导说:「错误的认知会让我们向天主要求有利个人的事物或条件;事实上,人类生命与社会生活真正的质量,取决于每一个人的正确良心,取决于每个人分辨善恶、趋善避恶的能力,以及恒心努力实践这个能力,藉以建立正义与和平
按葛庐神父在其《神修讲话》一书中的解释说:凡以现世事物为最终目标的思想认识和方法皆是世俗,而以天主神国为最终目标的思想认识和方法则属超性圣化,所以我们的日常生活、思言行为、一举一动,都要按这个标准来衡量
首先对司铎而言,他们蒙召叫只以天主和祂的圣言为生活目标,不以其它事物为自己的安全保障,因为拥有天主就是拥有唯一的产业和真正生命的唯一泉源。
教宗引用司铎年闭幕致修生们的信函,解释:「这不仅是学习事物,而是认识和了解信仰整体的内部结构,这不是书本的总合,而是个有机体,一个有机的视野,它能回答今日人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