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在世俗、虚荣等自己喜欢的事物面前停下了脚步?或者我在不断前进,实践真福八端和慈悲善工?教宗最後说,在耶稣的道路上充满了安慰与光荣,也会遇到十字架,但内心始终平安。让我们祈求圣神教导我们始终走正道!
《默示录》也提到殉道者的灵魂,这些谦卑的人为耶稣基督作了见证;他们没有朝拜魔鬼及其追随者,没有追求金钱、世俗和虚荣。上主将按照每个人的行为来审判他们,无论大小,把恶人投入火坑。
只要我们度福音的生活,经受住世俗的诱惑,做一个像似基督的基督徒,培养一个视死如归的情怀,那么死亡对于我们已不再恐惧,通过它我们就能进入天堂。读者朋友们,让我们认识并走近耶稣。
我们做为基督徒要死于自己,死于罪恶,死于世俗,活于基督,我们手里的蜡烛是代表基督的光,光照别人,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光明,用自己的善言行在人间做证,光荣在天之父,牢记弃绝魔鬼,弃绝罪恶,跟随基督走向永生。
因此,耶稣从这个故事得出以下结论:这些世俗之子比光明之子更为精明,他们的精明致使他们甚至以礼貌谦恭、带着丝绸手套去进行更大的腐败。教宗不禁问道,是否存在另一种基督徒的精明呢?
但这个自主权不是世俗行政权,而是办教、兴教及善用圣言牧养群羊的权力,是带领众信徒行主耶稣所吩咐的权力。
身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本笃追随者,你们也可以练习分辨,认出哪些是来自圣神的,哪些是来自世俗或魔鬼的。教宗在讲话中还强调了本笃隐修院所具有的吸引力。
身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本笃追随者,你们也可以练习分辨,认出哪些是来自圣神的,哪些是来自世俗或魔鬼的。隐修院乃心灵陆洲教宗在讲话中还强调了本笃隐修院所具有的吸引力。
他在要理讲授中解释天主十诫第一诫,指出世俗提供偶像的超市,这些偶像可能是物件、形像、念头及角色。教宗方济各8月1日上午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
远离世俗的外表是为进入天乡作准备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抵拒那让人注重外表的‘粉饰的文化’。在天主眼里,人的内心是贵重的,应加以净化和守护;天主不看那稍纵即逝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