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康仁蒙席在信的结尾祈求上主,“让天主托付于我们会祖为教会服务的特恩,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结出具有新朝气的果实”。在今天我们庆祝圣施礼华列圣品20周年之际,“我们依靠他的转祷”。
诉讼程序有时是必要的,以查清那些遮蔽教会面容、在信友团体内引起丑闻的行径。
在《信经》中我们说的是圣洗,而不是圣体;藉着圣洗圣事,我们重新发现了一个对基督徒来说非常重要的‘身份时刻’”。
音乐会上半场以早年在澳门教区修院习乐、“香港现代音乐之父”称号的林乐培先生著作——《Credo》(信经:自《赞颂弥撒曲》)——拉开帷幕,藉此向今年一月离世的大师致以崇高敬意。
在追思已亡瞻礼,我一连参加了几台弥撒,虔诚地跪在救主耶稣的祭台前,为自己已亡的父亲安多尼及所有已亡亲友恩人诸信者灵魂祈祷,求主因他救赎之功宽免炼苦早赐升天。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一致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好,教友们对爱主爱人之心更进一步地加强了,对圣教会的认识提高了,并加深了教友们对主的信、望、爱三德的理解和依靠。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地热心无所惧怕,而是一些胆怯、无生气、连所信的是什么也弄不清楚的基督徒呢? 福音书中记载,耶稣基督在他传教期间,常常必须离开群众去与父上帝相交。
该堂区牧灵委员会成员钦貌信(KhinMaungSint)对天亚社说,每天朝拜圣体已把堂区彻底地改变。很多教友开始阅读《圣经》,每天参与弥撒。他还说,本地圣召数量也有所增加。
故此圣人们常说:为信的人奥迹不需要解释,为不信的人解释是不可能的。因为奥迹不是建基于理性之上,是超越人的理性的。 奇迹在教会里,特指天主的德能在人间的显现。
,并以极大的效力得以使人在基督内圣化,使天主受光荣,这正是教会其它一切工作所追求的目的,大公会议对天主教灵修所教导的内容,也适用于基督的整个圣体,因为如果缺少内在的归一,真正的大公主义就徒有虚名,全体信友该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