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4日上午9时30分,在台北市民生西路主教座堂,举行了隆重的殡葬弥撒暨告别礼仪,随即安葬于台湾三峡天主教公墓。
除开幕式、闭幕式(二O一O年十一月)的盛大礼仪外,还将在一年的时间组织多项相关主题的活动。枢机表示,“闭幕式上,地方政府当局的代表也将应邀出席。由此,禧年可以成为改善与政府关系的一步。
1点半左右游行队伍到达本笃庄墓地,下葬礼仪由石家庄教区梁国辰神父主持。神父们降福棺材后,遗体入殓。祝福墓穴后,在教友们齐念天主经的声音中,蒋主教遗体得以安葬。
例如三年的要理班、30-40名青年的夏令营,帮助他们深化信仰、加深对教会和信仰的认识,还有礼仪、神学培育。教会和摩洛哥人民一起历经了多年的殖民地生活。
演唱会在教堂内举行,但这里的大门则向所有人敞开,不论宗教信仰:对于当地而言,圣地管风琴音乐节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这使当地民众有机会在正常的礼仪环境之外,以完全免费的形式听到管风琴的美妙旋律。
雕像人物是妊娠的原住民妇女,曾用于教宗方济各本月4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的礼仪。鲁菲尼部长就此事件回答记者提问,表示:“我们已多次重申,这些雕像象征著生命、多产和大地母亲。
教宗说,本主日的礼仪邀请我们成为喜乐的人,但是要意识到生命中也会有疑惑的时刻。“喜乐和疑惑的经验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教宗在礼仪讲道中阐明三大要点:一、弱小者能为众人的益处带来宝贵讯息;二、天主的首要心愿是拯救众人;三、本届祈祷周的主题「款待」。
耶稣善牧的形象是本主日礼仪的核心。《若望福音》描述了耶稣善牧细心关切祂的羊群,认得每一头羊的名字。羊群听从善牧的声音,懂得区分善牧与盗贼。
礼仪中,教宗祈祷说,“富于仁慈和大爱的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天主,求祢使教会因着圣神的作为,享有内在更新的喜乐,并以救恩和救赎为标志,行走于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