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思维方式中,“心”是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所谓“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为天地立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为此,清代朱和羹说:“作书要发挥自己的性灵,切莫寄人篱下。
耶稣是在一个人怎样对待穷人一事上,认出这个人是不是天父所祝福的。爱护贫穷是教会坚定的传统作风。所谓爱护贫穷不只是物质上贫乏的人,其他如文化、宗教信仰匮乏的人也包括在内。
当天是圣周三逾越节三日庆典前夕,因此教宗在要理讲授中以逾越节三日庆典为主题。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明天是圣周四。
后来在一位基督徒的帮忙下,找到一个住处,才算有了自己的家。房东是一位心肠特好的人,经常为希望工程捐款。先生是天主教友,而我是教外人,所以我们没有到教堂举行婚礼。
虽然这些定义在技术含义上是正确的,但它们缺乏作为神学美德,天主注入我们内心希望的意义。
这就是蒋华的母亲左梅——她的日本姓是左,蒋百里喜爱梅花,故名。
绝路而逢生,真的是人的尽头,就是天主的开头!
圣若望宗徒是载伯德的儿子,雅各布伯宗徒的弟弟,教宗说:“他的名字是典型的希伯莱文,意思是‘上主赐给了恩典’。
这著名句子源自二十世纪初期到中期礼仪运动的神学家,是对所有平信徒的一个呼吁,去知道他们在礼仪中的身份,不只是旁观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在依撒意亚先知书里有这样一句话说:那传布喜讯,宣报和平,传报佳音,宣布救恩者的脚步是多么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