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是情,是一种团圆的美。月残是诗,是一种遗憾的美,有时这种残缺的美更显得珍贵。听不少人说,修道人是逃避主义者,对家庭不负责任,造成家庭不能团圆,这是绝对的自私自利,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他们其实是幸福的,谁能肯定他们是愚笨的,而我们就是聪明的?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将自己层层的包装起来,层层的武装起来,让别人触碰不到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聪明?
有一点类似初期教会的情况。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历史感。形式上,蒙古的教会在近年才成立,但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在一个背后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某些时候可以找到基督宗教存在的踪迹。
亚松达的生活是信德的生活,成为“圣体”的生活,从圣体的生活中涌流出了服从和传教的动力。
1491年依纳爵出生在巴斯克罗耀拉的一个城堡中,是13个孩子中最小者。年轻时的依纳爵一度醉心于宫廷的功名利禄和军营官场的荣誉地位。他一如当时的英雄们一样向往骑士生活,讨好女色,赌博决斗。
今年十四处苦路默想的主题以家庭为中心,由与普世博爱运动创始人卢嘉勒一起创办新家庭运动的赞祖基夫妇撰写。十四处苦路分别由来自意大利、爱尔兰、布基纳法索和秘鲁的家庭举着十字架进行。
“万顷良田,不如教子一书”,万顷良田可以吃光,爸爸给的经书可以一辈子使用。一个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儿童教育很重要,我爸爸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就教我念古文。
它忽然发现有人在地上放了毒饵,它赶紧将毒饵放进手中的食物中。它想好了,回去后,就说自己已经吃过了,这些食物是给灰老鼠吃的,灰老鼠怎么会想到食物中有毒呢。它觉得,那箱珠宝全是自己的了。
“福音和教会不知疲倦的仆人”。教宗方济各如此回忆于9月29日在莫桑比克马普托逝世的桑托斯(AlexandreJoséMariadosSantos)枢机。
读经:宗十34-43、格前五6-8、福音:路廿四1-12耶稣复活是基督信仰的中心,但也是最受古往今来「唯理主义者」(唯理主义或称「理性主义」,认为只有人的理智可以理解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有历史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