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庆典由北京教区主教助理赵建敏神父主礼,近40位神父共祭,发愿修女亲友及近千位教友参加。
堂里的教友们为他们安排了最方便的座位,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弥撒圣祭。两位老人很快在这里结识了众多的热心教友,他们也充分感受到了基督大家庭的温暖!此后,毕爷爷和梁奶奶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到堂里来了!
然后,耶稣立刻催他走,并严厉警告他说:“当心,不要告诉任何人,只要给司祭检查,然后要依照梅瑟所规定的献上祭物,好向大家证明你已经是洁净的了。”
当天晚上平安夜感恩祭结束后,因为天气寒冷,家人都劝她回家休息,明早再送她来,但略显倔强的她始终没有答应,硬是坚持在教堂住了一晚。
宗徒还记载了一件丑闻,甚至触及到了基督徒团体最团结的时刻——“主的晚餐”,即感恩祭的庆祝:即使在那里,也存在分裂现象,有人借此机会吃喝,排除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格前11:18-22)。
1963年11月受邀到台湾,担任台北辅仁大学训导长、教务长等职,并教授教会法律课程,后期负责后勤工作。从辅仁大学退休后,留在台北传教,2010年5月7日逝世。
的确如此,一个地方教会是否有活力,与本堂神父是否善尽铎职,是否具有救灵的神火是分不开的。一个堂区好的传统也是需要好几任本堂神父,在长时间的艰苦努力与辛勤培育下逐步塑造形成的。
当我们从《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里读到:教会应该回应现代世界的问题,与当代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对话,参与社会生活,加强公益事业,推动文化进展,维护人类权力,促进和平进程时,我们作何感想,是惊讶,是疑虑,
他自称为新约的仆役(格后3:6),承担的是新约的职务,在将自己的职务与旧约的职务做一比较后,更加意识到这职务是属神的,是较旧约更加光荣的职务(格后3:7-11),这职务使承担者在圣神的带领下日趋肖似基督
由于信德,数世纪以来,不同年龄的男男女女──他们名字已写写在生命册上(参默七9;十三8),公认了追随主耶稣的美好,就是说,他们到处活出基督信徒的见证:在家庭、在职场、在公众场所、在行使托付给他们的神恩和职权时付出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