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0年-2000年我的生活遇到了很多的曲折和困难,但是依靠天主我渡过了难关。向天主祈祷是我的法宝。1990年开始,我的女儿开始学弹琴,新房房款还没付完,单位破产老公下了岗。
四旬期是耶稣复活(逾越节)前的四十天准备期,在这个时期内,基督徒为不断地皈依而特别祈祷、克己、作补赎。耶稣复活,是耶稣战胜死亡的标记,他从此进入一个永远光明的国度,这也是人类完成的一次全身心的逾越。
他对一百多位病人进行濒死体验研究,发现其中有七位被抢救过来的病人醒来后,证实了自己灵魂离体时看到的景象。很多濒死体验的研究揭示了另外时空的存在。
央视著名主持人杨澜在她的微博中说:“信仰其实是心灵的依靠,拥有信仰的人不会迷茫,即使承受再大的苦难也能继续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他们永远都有自己的思想,不会同世俗随波逐流,这就是信仰的价值所在。”
很多经历和所见所闻,让我觉得我的信仰生活弥足珍贵。我是2007年在北京的时候认识天主的。那个时候,南堂已经迎来了不止一批慕道者。我是其中之一。美好的生活让我优越的感觉越发膨胀。
即使没有明显的秋天景致与氛围,但在11月、接近年终岁末的此刻,相信也很容易会感伤岁月,令人思及终究必得经历到这生命里的秋天;同时也很容易也很适合用想念想起那些已经去世的亲友,以及回忆起与他们一起渡过的醺然旧事
教宗方济各5月25日上午在圣玛尔大之家前面的广场上接见了意大利热那亚几位领受坚振圣事的少年,他们在教区总主教巴尼亚斯科(AngeloBagnasco)枢机的陪伴下向教宗表达了极大的喜悦和感恩之情。
其实现实和理想属于不同的空间,分属于现在和未来的时间范畴,其间的跨度是人们无法超越的,故人们会居现实而穷“理”之“想”。而理想又怎能是我们人所能把握的呢?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15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不存在无教会的基督徒,独自行走的基督徒,因为耶稣亲自参与了其子民的行程。
“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玛6:33)梵蒂冈在司铎年出版了教宗的《司祭职沉思录》一书。本书是由梵蒂冈出版社社长,慈幼会会士若瑟·柯斯达神父负责编辑、整理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