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饼礼,起源于主的最后晚餐(参阅格前11:23-26及对观福音)。至于基督徒对于宗徒训诲的同等重视,那当然是因为宗徒们是主复活了的证人(参阅宗2:23,3:15)的原因。
「宗徒的继承人预期要多次受鞭打,以现代人的方法宣讲基督耶稣的福音。他们要欢欣,因为他们为主受苦是值得的。我们想如同宗徒,要说服人们相信。当然不是挑衅,相反,我们邀请他们一起分享真理的喜悦。
教宗方济各在访谈中概述了自己的容貌,说明了他对耶稣会的看法,分析了今日教会的角色,指出牧灵行动的当务之急,也回答了关于福音宣讲的问题。
以谦虚和蔼、不卑不亢、真诚相见;以身体洁净、心灵纯洁、待人以礼;以公正无私、善良仁爱、呵护弱小;以我们的行为为基督福音做活的见证。
福音进入任何一个文化之中所发展出来的新形式,一定符合当地文化的发展状态。由此观之,“本地化”是一个文化与福音结合的必然结果,也是本地教会所追求的目标。
通过把犹太人取洁礼用的石缸中的水变为酒(6节),耶稣完成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徵兆:把梅瑟的法律变为福音,即喜乐的携带者。
教宗方济各于节日前夕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圣祭,在讲道中省思本庆日的福音内容(参阅路二22-32),特别聚焦于西默盎赞美天主的一句话“我亲眼看见了你的救援”(参阅二30),以此剖析献身生活的意义。
我愿意随着我们刚才听到的福音,用三个词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带什么呢?发光、听从、别害怕。我们带什么给我们?我用这三个词回答:发光、听从和不要害怕。第一个词:发光。耶稣显圣容。
读经:宗五12-16、默一9-13,17-19、福音:若廿19-31天主教友在「宗教交谈」气氛下,会从正面去看待其它的宗教:其它宗教也有很多真善美的成分,基督的救恩也惠及没有正式领洗入教的人,只要这些人没有领洗的原因不是他们的过错
在圣道礼仪中,神父带领教友们共同聆听来自天国的福音。这些读经出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但是这几篇福音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救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