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引用《玛窦福音》,指明大圣若瑟「无法独自厘清玛利亚为何怀孕」。正当他感到困惑又苦恼时,天主派遣天使去开导他,并宣报说:「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於圣神。」
然而,另一种人生舞台则与世俗的喧闹截然相反,那就是光荣在天之父(玛五16)。
教宗勉励说,我们要致力於改变社会-经济体系的游戏规则,而不仅仅做个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努力保持激发共融经济的活性成分,追求品质,而非数量。
(玛22:37-40)耶稣基督以身作则地为我们树立了天父爱的典型,活出了天父爱的榜样,即使那些人们认为不可爱的,他依然如痴如醉地爱着他们。
我们的救主耶稣教导我们要爱一切人,特别要关爱穷人,治愈病患,照顾弱势,帮助那些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居不安身的人,耶稣还说穷人是他的化身(参玛25:31-46)。
教宗最後强调,若我们因耶稣的名字相聚,祂就会在我们中间(参閲:玛十八20),把祂慈悲的目光投向我们,召叫我们竭尽全力促进合一与爱。
教宗最後强调,若我们因耶稣的名字相聚,祂就会在我们中间(参閲:玛十八20),把祂慈悲的目光投向我们,召叫我们竭尽全力促进合一与爱。
因此,耶稣提出基本的生活法则: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玛六33)。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就是如此把这慈悲的油敷在那个无人过问的不幸者的伤口上(参閲:路十34)。此外,慈善的听告解司铎也应是充满圣神的人,具有分辨能力的人。教宗感叹道:欠缺分辨能力对教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啊!
果然不多时,眼前突然显现出了闪耀的金光,一位身穿白外袍的老者向他走来,皓首童颜,慈爱地注视着刘师傅,走到他跟前说:不要怕,厄玛奴耳,跌倒了不可怕,怕的是不站起来,孩子,站起来,跟我走定重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