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组是杭州堂的骄傲,是杭州堂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尽管是生活在无声世界的特殊人群,但聋哑组在堂口的服务和信仰的见证上有相当大的影响。
由于时代困境所迫,有几位兄长年幼的时候就已经去世,神父虽还年幼就已经成了家庭的主力。雷鸣远神父到中国初期便担任了小韩村的本堂司铎,神父的父亲与雷神父交情甚深,大力支持雷神父的传教工作。
当时我还很年轻,真的无法接受那突如其来又无尽期的磨难——昔日活蹦乱跳,凡事不求人,对生活充满浪漫憧憬的青年,一下子被整日困在床上,连翻身都要靠别人,而且,身体的疼痛,一个又一个的并发症,时时啃噬着我将灭亡的生命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山区家庭里。家乡四面青山环绕,中间耸立着一个百多丈高的石笋,村子的整个地形就像一只小船,两边有两条清澈的小河,一年四季缓缓流淌,养育着村子里一代又一代人。
郑板桥的这首诗一直不能让我完全领略其中之意,直到今天,透过这首诗,才让我更深层次的完全明白,民间的“一枝一叶”细小的事情都无一不在天主的关爱之下,让我深深感受到天主的临在,感受到天主的大爱。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我最最亲爱的博洛尼:今天写信给你是因为你的离开成了我最大的牵挂,我也希望能给你些离别寄语成为你此时此刻或是以后在安静的时间里对我的念想。我不需要告诉你我如何深爱着你,与你分离在我心中是多大的遗憾。
在我们许多神父的观念里,似乎只有教友才是我们服务与关爱的对象。有位中国神父到美国访问。习惯性的问美国的一个本堂神父说:你们堂区有多少教友?神父回答说:每个人都是天主的子民,都是我服务的对象。
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欢乐,甚于对那九十九个无须悔改的的义人。(路15:7)荡子回头的故事大家可能耳熟能详。故事一开始,便说了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去年圣诞节,我和妻子及三个孩子在法国踏上由巴黎去尼斯的旅途,由于连续五天的坏天气,旅途上一切都很不顺心,我们住的旅馆尽是些敲诈勒索旅客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