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挑战是目前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也就是:新的贫穷、新的前线、新的沙漠,在这些范围,我们能够以特殊的方式来使用传播媒体。另一个挑战是与新一代的人对话,也就是与青年对话。
为此,我们作出的贡献必须是严肃、坚实的,为我们在电台工作的人员,以便更加认识我们来自哪里并能知道我们将前往哪里。此外,今日许多人向我们询问梵蒂冈电台的历史,这本书将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
怀着极大的爱和耐心,我努力使你们的心相似我的心,以我自己为榜样努力教导你们谦虚,智慧和爱,因为我需要你们。我不能没有你们,我的孩子们。通过天主的旨意,我选择了你们,通过他的力量来增强你们。
教友们立即行动起来,上至80多岁的老人,克服眼花、手抖等困难,也踊跃参与这一活动。我是快60岁的人了。因视力下降,给抄写带来很多困难。
近日在信德网站赫然见到一些转载文章,里面大量使用“神甫”一语,不知其究竟,但总感到一种无端的文化衍化危机。四年前因为这个词和别人激辩过,辩前还专门求证于部分历代中国天主教文献和一些教外典籍。
上周,一位在教堂干保洁工作的姊妹向我说了一件事。有教友给教堂送来一箱梨子,本堂某修女开箱后发现有只烂的,就索性一一查看。不错,仅此一个烂的,遂从地上拣起来送给她。她不知道是烂的,很高兴接过来并道了谢。
他们刊载在《国际社会经济学报》的论文认为,人们是否「笃信宗教」取决于对社会及精神利益的认知。随着人们的寿命渐长,年青人对死后的事并不怎样关注。
罗哲修士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份对临在的渴望;对共融静默的渴望;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份对天主的单纯渴望,已经是信仰的开始。”又说:“音乐和歌咏自起初在泰泽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五月二十一日,在奋进号航天飞机执行最后一次任务的机会上,教宗本笃十六世透过卫星与国际太空站进行联机,和宇航员,「人类科技尖端代表」,进行一场「卓越时刻的对话」。
为庆祝本主日4月21日举行的国际圣召节,爱尔兰主教团创办一个名叫「圣召之声」的活动。他们制作了一系列见证视频,由多位神父、主教讲述蒙受圣召的过程、以及圣召生活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