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议中发言的人士所谈的课题包括:耶稣基督的门徒与传扬者的培育人:圣母玛利亚;玛利亚的原则是我们牧灵工作的关键;玛利亚对跟随者和传教者的教育方法;玛利亚灵修的性质与成长;如何通过牧灵活动来发扬圣母牧灵工作
巴顿神父向梵蒂冈电台谈到他获任命为圣地守护人的心情,说道:「我感到惊讶且诚惶诚恐,因为我知道圣地的现况不仅错综复杂,而且对我们修会和整个教会都很重要。」
有一天我们几位教友谈论起守斋来,有位弟兄说:我以前守斋就是一天不吃饭,为了守斋,饿了喝点水,再不就吃点水果,灵性生命依然没有长进;最近几年我改变了守斋形式,如我喜欢吸烟,太太让我纪念耶稣,受难日全天不吸烟
谈到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主教不畏迫害,坚持信仰,利用各种条件秘密牧养教友。与会人士对主教的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无不敬佩,特别是谈到主教不卑不亢,对待神长教友和蔼可亲时,大家无不为之动容。
谈到他的新任务,维沃丹牧师对《亚洲新闻》说:「我信靠上主,祂是我生命的力量和光。祂会引导我走上正确的道路。为了光荣上主,我将努力实现基督徒的愿望。」
如今很少人相信能忠于天主的诫命,人们谈的常是政治或经济利益。如果有人发贫穷愿,例如度修道生活,这听起来有如一种挑战。我们以圣方济各为例,有人问他,需要做什么才能使别人皈依?他回答说:要成圣。
基桑加主教还致函本社表示,在我们这样的农村教区谈16所堂区,意味着下属的40个传教站和祈祷点距离堂区有50-60公里。于是,我们决定克服困难把司铎和圣事带到教友们身边。
塔斯卡神父认为,我们不能谈教会与青年,因为青年属于教会,我们需要下功夫的正是要接近他们。这是在本届世界主教会议中明显出现的另一个需求,也就是与青年接近。
麦神父十二月十日对本报说,青年不习惯阅读长文字,节目以精简的方式谈信仰,「内容太长无法留住青年,最好在两分钟内」。
当时他向本台这样说:“我认为,教宗要把一个已经进行了50多年的论题拿出来谈。18世纪和19前半世纪,人们有点将耶稣当作神话人物来谈论,而注释圣经的人士则把福音当作仅仅是信仰上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