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问一位老人,您在给来访者讲什么呢?老人说,我不会讲高深的信仰,但我可以讲我信仰的亲身经历。
李颍修女在讲中茫然的灵性生命,跟主的道路背道而驰,在信的道路上没有了投靠,远离了与我们有新而永久的盟约之血的主!
听与讲是否能引起共鸣,心心相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者的言词中,是否能使听者得到启发,警醒。
张神父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大量的见证、圣言的引用,生动地讲解了基督门徒的转变、历程、塑造和事奉,详细地说明基督徒成长过程所需要的精神和方法。周执事主讲的内容是传统的七罪宗和新的七罪宗。
此外,该国与其它讲葡萄牙语的国家拥有共融的历史。有机会与非洲、东帝汶和巴西等许多讲葡萄牙语的国家互相协调,葡萄牙对此格外引以为荣。」
刚进教堂的时候,我们什么也不懂,但从教友们的唱歌、读经的语调中,我们得到了享受,更让我们兴奋的是神父的讲道,那一句句圣言,那一个个道理,似乎都针对我们而讲的,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对待物质享受和精神信仰、如何对待成功和失败等等
作为堂口圣经分享小组核心的田桂兰教友则是为大家讲解了她通过参加这次避静之后,在灵性祈祷方面的理解,指出了以往大家有口无心的念经方式比较单一,也不能够与主进行直接的对话,而圣经祈祷和默观祈祷则能够弥补这个缺点
接着,教宗讲到了“各有其乐”,就是“与他人设想并建立一个幸福的未来”。教宗解释道,喜乐“与每个人内心深处交流的愿望相呼应,正是由于这种愿望,所有人都能够相互交谈、能够交流设想,并且能够共同策划未来”。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给我讲《圣经》里面的故事,我很早就知道了天主造人的故事;我知道了,为什么一周会有七天,而星期日要休息;我知道了诺亚方舟的故事和圣诞节的来历;我知道了,为什么橄榄树、鸽子象征着和平等等
潘老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用归纳法、类比法深入简出、生动有趣地为大家讲解了梅瑟五书中的肋未纪和申命纪,并对经文中的相关犹太文化做了详细解析。潘老师特别强调:学《圣经》一定要带《圣经》,而不是靠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