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是外国人,辍学儿童,无医保者、流浪汉、孤独老人。他们睡在马路边或某个喧嚣的角落。教宗强调,这些人成了城市的一道景观,这景观在我们眼里、甚至在我们心里慢慢地成为自然而然的事。
今天在800年之後,这个修会大家庭的成员在他们总会长的带领下再次围绕在教宗周围,重新表达共融和继续宣讲的决心。
这位教宗渴望教会敞开大门,懂得向所有人宣讲福音的喜乐和清馨。
各时各地的教会有义务宣讲这福音。教宗说:「如同每个福音宣讲那样,生命的福音首先也要得到见证。我怀著感激之情念及许多人默默无闻的见证,他们以各种方式慷慨地为病患、长者、孤独的人,以及赤贫者服务。」
这位宗徒提出多个质疑来撼动迦拉达人的良心,以免他们因其它的宣讲而误入歧途(参阅:迦三1-5)。
这就要求福传者总应努力使别人的眼光朝向天父,朝向基督的王国,就像若翰那样,将基督指给别人(若1:29-37)。
在将临期第二主日,福音给我们谈论的是耶稣的前驱洗者若翰(谷1:1-8),并把他描述成“旷野中的一位呼喊者的声音”(3节)。
“我们几乎都是你们国家的儿女和受惠者:若没有在这里发展出的诗篇、文学、哲学和艺术,我们就无法了解人类存在的方方面面,也无法满足许多关于生命、爱情、痛苦和死亡的内心询问。”
公告指出,「当教宗方济各在罗马市中心的斗兽场主持公拜苦路活动时,教宗救济所所长在该单位志工和『慈悲之恩』宿舍收容的无家可归者的陪同下,走遍罗马大街小巷,向露宿街头者发送睡袋和教宗的薄礼;这份薄礼又称为『
犹如天父派遣了基督,同样基督又派遣了宗徒们并赋予他们圣神,使他们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宣报天主的圣死与复活,并且要求他们以礼仪生活来实行他们所宣讲的救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