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该「以冷漠或疏远的方式」对他们说话,却要「学习他们的语言,聆听他们的故事,花时间在他们身上,让他们觉得自己也蒙受天主的祝福」。「唯有喜乐的基督徒」能激发他人渴望跟随基督,走真福的道路。
…或者我总是以谴责、冷漠的态度来摧毁他们呢?”教宗最后勉励在场的枢机们要活出这个意识,因为他们是否能真诚对待自己的牧职也有赖于此。
令人信服的宣讲凭借的不是漂亮词语,而是圣善的生活,即一种服务的生活,懂得放弃许多令心胸狭窄、冷漠和自我封闭的物质事物;我们如果脱离令心中塞满无益事物的生活,就会为天主和他人找出时间。”
在基督信仰生活中,关闭的门从来就不是好标记,因此最好避免由此引起的冷漠和拒绝。教宗提到,他在罗马或他过去的教区看到有些圣堂紧闭大门,这是“不好的标记”。
但是,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能够对抗冷漠的文化”。教宗指出,“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来推动一种意识,即如果家庭中一位成员受苦,那么全家人与他一同受苦。除非我们培养一种团结的智慧,否则真正的彼此连接不会实现”。
张主教也指出教友们普遍存在的对信仰的冷漠态度和错误认知,他说这是教会不努力的原因造成的,希望大家在信仰生活中,努力学习教义、热心信仰生活,推动教会发展,做好教友好公民。
教宗指出,我们看不见穷人的原因之一是「冷漠文化」,它导致我们否认穷人的存在,认为他们人数不多。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把穷人当作「城市的装饰品」,对乞讨的景象习以为常。
唯有藉著那注视,我们才能实实在在地奋斗,克服种族主义、不公义和冷漠的疾病;这些疾病使得我们共同的家庭面容扭曲」。在信函的结尾,教宗敦促基督徒传播工作人员多用名词、少用形容词和副词。
祝你平安,并非说你从此就再没有诱惑,而是愿你常用主的观点选择判断,反复克除私心杂念,竭力防御世俗香风毒雾污染,酷似数九寒冬的雪莲,即使在冷漠的处境依然昂首吐艳,也像荷塘水莲那样总是出污泥而不染。
教宗说,“宗教信徒已经明白,宗教多样性并不能为冷漠或敌意找借口。相反地,以宗教信仰为起点,我们可以成为和平的缔造者,而不是漠视战争和仇恨的懒惰观众。宗教为和平与友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