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们内心常出现两个不同的询问。一个是:“我愿意做什么?”但圣神建议我们的则是另一个询问:“什么事对你有益处?”教宗表示:“我愿意做什么或什么事对我有益处?这是我们每天要作出的选择。
我们需要“抓着”天主的鱼网、祂怜悯的安全之网,以免淹没在我们内心的悲伤深渊中。“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做捕人的渔夫!”
他长时间留在圣堂中祈祷,寻找天主,也许这正是他获得内心平安和智慧的方法。他将这种内心的平安和智慧传了给整个社团。
但随后他经历了失败和“一种内心的荒漠”。他仅凭自己的力量,并以暴制暴。
平日里,我们背负着这些外壳,隐藏自己的情绪和内心,在外人面前刻意营造强大坚定的形象,而忽略了自己在上主面前,在耶稣基督面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弱不禁风的受造物!
教宗邀请在座每位参礼的人祈求上主,使任何敌意对立远离我们的内心,去除我们任何自足的意图,给我们穿上爱的衣裳。
生病之后,我看着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身体的痛苦倒容易忍受,最大的痛苦是来自内心,我不知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活着到底是干什么?
上帝:如果往外看,你将不会知道你该往哪里走,那就看看你的内心吧。往外看,你只会无止境地梦想着能得到什么;往内心里看,你才能有所顿悟。眼睛让你看到景象,心灵让你富有远见卓识。
教宗说这是所谓的当代富裕社会的产品,生活在这样社会中的人,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和因此而来的无聊,于是寻找新的刺激。
相反地,“当世俗进入司铎的内心时,一切就都毁了。”在这方面,教宗方济各要求尽一切“能力与资源”进行人性培育。教宗说:“一位年长的神父曾告诉我:当一个神父不能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时,他就迷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