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不由得想起圣经上耶稣讲过的那个穷寡妇献小钱的比喻。这位老人虽然在物质生活上很穷,但她在信仰生活上却很富有!她是在积攒天上的财富啊!我从她身上获得了充实自己信仰的力量!
(玛19:16-23)马尔谷福音记载:一次,耶稣面对献仪柜坐着,看众人怎样向柜里投钱。许多富人投了很多。那时来了个穷寡妇,投了两个小钱。
他们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燃烧了’生命。我想他们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虽然远离祖国、家庭和亲人,但一定会说:‘我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
当若瑟和玛利亚把耶稣献於圣殿时,接待他们的是两位长者。他们是民族的智慧,懂得赞美天主,愿意让他们的智慧伴随这孩子成长。因此,教宗鼓励祖父母多与自己的孙侄辈交谈,将智慧传递给他们。
我们该感谢天主的造生之恩,生日这天,献台弥撒,到圣堂参与感恩圣祭。再者,我们应该把每年自己的生日看作母亲节。因为,我们的生日也是母亲的受难日、痛苦日。
教友们做奉献是应该的,但他们想做一个奉献时,应当在私下把献仪放入奉献箱,不让任何人看到给了多少。‘我们必须维持教会的开支,的确如此’。
为我们每个人来说,皈依也意味着相信耶稣为我献出了他自己”。三钟经祈祷之后,教宗提到当天是世界癞病日,这个节日是五十五年前拉乌尔•福勒罗(RaoulFollereau)所倡立的。
同日傍晚,教宗在罗马的萨比娜大殿献祭并施放圣灰,教廷国务卿贝尔托内枢机(T.Bertone)、该大殿领衔主教兼万民福音部荣休部长董高枢机(J.Tomko)等共祭。
“天父派遣祂来拯救我们,祂以爱完成此事,祂为我献出了生命:为他人舍掉性命,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耶稣以亲近我们的方式来爱,不是抽象的爱,是我与你,你与我,与我们每个人的爱,有名有姓的爱”。
而我们从这个祭台,从耶稣的这份献祭恳求哭泣的恩宠。耶稣从不以哭泣为耻。但愿今天为我们大家是个流泪的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