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不存在一种只有天主子或是只有圣神的灵修:核心在于天父。天主子蒙天父派遣,而且回到父那里去。圣神受到天父派遣,前来提醒并教导人们通往天父那里」。
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包括整个教会团体、家庭、劳动者、儿童、成年人、长者、修会会士、修女,每天在祈祷中汇集,在心神上参与了伯多禄的继承人所主礼的这台弥撒。
还有司铎和修士组成的“穷人传教会”、“神贫传教修女会”都是为穷人和残疾人服务的修会团体,疫情期间每天为贫困家庭提供食物。
根据《信仰通讯社》的报导,这3位土耳其神学家称总统的决定是“无法挽回的错误”,它终将“摧毁伊斯兰修和与正义的讯息”。
接著,马尔泰塞女士特别谈到在美国暴力抗议示威活动中心,天主教团体的修和见证活动给予她深刻的印象。
接著,教宗反思我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也在灵修生活中常常拖泥带水。我们知道祈祷为我们有益,但我们常会说没有时间祈祷。“我知道帮助他人很重要,但我今天作不到,我明天再去做吧。”
教宗强调,有必要“陪伴和支持那些在救赎道路上最缺乏灵性关怀的人”,“福音基要主义不应与人性的脆弱相对立,总是有必要找到一条令人灵不会疏远反而接近天主的道路,就像圣亚丰索在他的灵修与伦理教导中所做的那样。
据悉,这期慕道班是2019年圣诞节布道会后组建的,每星期三组织学习教会教理,礼仪、灵修、教会历史知识等课程,邀请堂区神父、修士、修女、宣讲员前来授课。
这个团体由一位年轻的耶稣会修生法夫雷(LaurentFabre)发起,1972年在法国诞生。
金祖锐老师通过对基督福音最早传入中国、天主教正式传入中国、天主教再次传入中国、到中国天主教“礼仪之争”发生的历史过程的介绍,进还原了中国天主教“礼仪之争”开始于天主教耶稣会内部争论、升格为“礼仪之争”背后的修会之间的利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