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灾难「召叫所有的人,从黎巴嫩人开始,同心协力为这亲爱的国家谋求公益」。教宗指出,「黎巴嫩拥有独特的身份,这是不同文化相遇的果实,她长年来是个和睦共处的典范」。然而,「这共处如今非常脆弱」。
在意大利维罗纳举行社会训导节的机会上首次放映了关于“汉娜纸莎草纸”的纪录片,同时让人看到梵蒂冈宗座图书馆收藏的文物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教宗说,从这些人的要求,“我们可以发觉,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许多人向教会做出这个要求”。对这些希腊人的要求,耶稣的回答是:“人子要受光荣的时辰到了。”
此时此刻迫切需要这些夫妻作出见证,让人看到危机并非诅咒,而是人生旅途的一部分,危机乃是转机。再者,为了使之「可信」,必须由亲身经历的人作出见证。
耶稣邀请我们更新我们看待人事物的方式。祂建议我们本着日新又新的视野看待我们与他人的关系,特别是家庭里,以及我们的人性脆弱、疾病和死亡。祂邀请我们以天主的目光看待这一切!
(三20)但今天上主是从里面敲门,让人放祂出来”。这是当今教会的需要和圣召。这篇谈话内容刊登在《公教文明》期刊4月14日的页面上。
当一切息息相关时,我们也必须以整体的目光重新审视健康卫生的观念,把人的各方面都列入考量。教宗给出的第二个解方是「全面照顾」,如同耶稣行的治愈是一种恢复人的尊严的方式那样。
在默想精疲力竭、血汗倾流的耶稣与妇女相遇的情景时,拉瓦西蒙席写说:母亲、女儿、姐妹都在十字架苦路上聚合,她们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的母亲的形象,是所有受强暴、被排斥、孤单无助的妇女的形象。
在这样的光景中,人是要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负责的。
无论从什么地方观望,主耶稣都像正在流血,其细腻逼真的艺术塑像使人仿佛身在2000年前的耶路撒冷加尔瓦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