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坚持的认为,“耶稣并不要求我们作伟大的事,只是要求我们屈服和感恩。”我们可以从圣女小德兰教导我们“信赖与爱的小径”中,学习如何“修直上主的道路”。
圣殿是我们朝拜天主的圣地,我们应全心投入,用心神去朝拜,它是我们信仰延续的地方,是我们的家,是合一共融的圣事。”弥撒礼仪本堂任神父分享回顾教堂从兴建到复堂,一路上有如凤凰涅槃。
手指伸入社会伤痕的信仰教宗指出,我们不需要自我封闭的宗教情愫,它在举目望天时一点也不关心尘世所发生的事。相反地,我们的信仰应当扎根于那位降生成人的天主,祂进入历史,医治破碎的心。
会上强调,“对穷人的爱源自于圣体圣事:要如同福音所教导的那样行爱德,尤其是对被边缘化的人、不受欢迎的人,以及有时连在教会内也觉得被排斥的人”。
(三17)这是我们每天在生活的锁碎事中所经验到的喜乐,成为我们对天主父爱的邀请的回应:「我儿,该按你所有,善待你自己……,不应取消你佳节的喜乐!」
圣依纳爵·罗耀拉教导:“真正的灵修成长,不是看你做了多少事,而是你是否意识到一切是恩典。”
然而,这样的念头,其实已是一种最危险的方式,怀疑基督在圣事与教会中的临在。
在信仰生活中,有些人热情地开始了祈祷、事奉、奉献,但走着走着,就疲倦了、妥协了、放弃了。圣奥斯定说得好:“许多人在信仰之路上开始得快,却因为没有根基,终究倒下。”
神父不但要去送弥撒行圣事,哪怕只有两三家教友,神父也不落下,而且还指导并帮助教友解决福传中碰到的问题。
;又以秘鲁的一个女修会为例,指出修女在缺少神父的地区施行圣洗、婚配圣事。许多司铎也认为这是真正的“见证”。教宗强调:问题不在于没有机会,而在于文化的阻碍。他说:“文化差异会带来许多问题。